媒体报道中的国学院

2019年09月24日 10:10  国学院      收藏

媒体报道中的国学院

九州·体育国学院自2015年12月批准成立以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育人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学院的国学本科教育在国内、省内首开风气,《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红网》、《湖南教育电视台》、《永州日报》、《永州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80多次。随着媒体报道的不断深入,国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升,这是国学院的荣誉,也是社会、媒介对国学院的最好评价。近三年来国内外媒体和校内媒体对国学院的报道,是国学院发展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对反映国学院的办学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善于与媒体共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学院与媒体有缘并善于与媒体共舞。提及国学院的前身,就不得不提到两个重量级的媒体人——中国教育报社李伦娥老师和湖南日报社唐善理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教育报社李伦娥老师顺道来九州·体育采访,期间李伦娥老师驻足图书馆前,问及前宣传部部长蒋亚军和我,学校有没有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人物,亚军部长和我不约而同地抬头看向图书馆四楼,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一句话“张京华教授办公室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这句话成功地吸引了李伦娥老师的采访兴趣,快人快语的李老师要求立即采访张京华教授。在李老师的深入采访下,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报道《张京华和他的国学读书会》在《中国教育报》刊发,并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北大高才生张京华,却在毕业后的31年里,从北京大学、洛阳大学到九州·体育,一路南下,一路往低流”;“如果说张京华的著作等身让人羡慕的话,他组织国学研究会、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则更是令人景仰”。可以说这是对国学院前身的第一篇正式媒体报道。

湖南日报社唐善理老师对国学院的报道可谓功不可没。2015年寒假,春节刚过,善理老师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学校,一杯清茶、一本采访本,与京华教授一谈就是两天两夜,采访本上写满了厚厚的采访素材。采访结束后,善理老师连夜奋笔疾书,《北大走来的“愚”教授》一文在《湖南日报》整版刊出。“校园内的桂花树、大樟树下,常常能见到他与学生一起吟读、交流的身影;他经常带领学生走进西山,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走进柳子街,读柳宗元的游记、小品和《愚溪诗序》,探讨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和文学成就;走到潇湘河边,诵读古往今来歌咏潇湘的诗文。”“国学读书会成立11年来,先后有400多名会员学生参与读书会学习。经张京华指导,会员学生共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7部。其中,30多人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许多同行发出惊呼:不可思议!”字里行间,善理老师将京华教授的治学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一石惊起千层浪,《北大走来的“愚”教授》刊发后,社会好评不断。

善理老师和伦娥老师及时掌握舆情舆论动态,建议学校及时将京华教授和国学读书会的事迹向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逐级汇报,以期向社会推广经验,之后省委宣传部组织媒体报道团来校采访报道京华教授的先进育人事迹。2015年12月,学校党委、行政做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决策——成立湖南省首家教学实体学院,组建学院教学团队,修缮集贤楼,校内二次招生选拔首届学生……自此,国学院的媒体报道开始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态势。

(二)善于生产正能量

一个二级学院在成立后的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缘何能频频受到媒体青睐?她的答案无非就是——生产正能量!

国学院善于生产正能量是不争的事实。国学院正式揭牌的当天,湖南卫视、新华网、永州日报等主流媒体便纷纷聚集报道,经媒体报道,湖南省内第一所教学实体设置的国学院,国内地方普通高校中第一所教学实体设置的国学院的金字招牌独树于高等国学教育之林。

国学院成立之后,举办了一系列充满正能量的活动,牢牢吸引住主流媒体的眼球。从办汉服成人礼到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千年一脉话濂溪——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学术论坛”、纪念周敦颐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探秘周敦颐理学遗迹新发现6处“摩崖石刻”、濂溪故里永州道县传承国学述经典,再到以传承和弘扬九疑古琴文化为己任、加强中韩儒林文化交流、开学第一课行“师生相见礼”、发起“百人穿汉服读四书五经”晨读活动等等,媒体主动聚焦国学院讲述国学好故事、传播国学好声音、传递国学正能量。

国学院成立之后,产生了一批充满正能量的励志人物,经媒体报道后产生了见贤思齐的良好作用。国学院院长京华教授作为湖湘师表、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其一言一行对师生都产生着深远影响,其一著一述对学界都产生着巨大共鸣。京华教授言论周敦颐哲学思想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经湖南日报整版报道后,社会各界对理学鼻祖周敦颐了解更加深刻;京华教授开讲周敦颐与湖湘文化,湖南卫视国际频道现场录制面向海内外观众播出,引发学术界对周敦颐与湖湘文化研究的一波新高潮;京华教授在濂溪书院开讲“濂溪文化”,为当地中小学生义务讲授周敦颐先生的理学精神,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为其帮助当地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点赞;新华网、新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报道京华教授领衔团队历时5年完成《新元史》点校本新版出版问世、《湖南朝阳岩石刻考释》出版问世、《燕赵文库》出版发行、九州·体育又一重大成果《张尔田著作集》出版等学术研究成果后,让芸芸众生看到了京华教授学术研究背后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对得起良心的高尚情操;2018年教师节前夕,新湖南记者蒋茜更是为京华教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在新湖南开辟专栏《在永州:张教授和他的国学世界》,对京华教授教书育人、立言著书的励志事迹进行了全面报道。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深远、最具体的教育。国学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高尚的师德必将培育出品德高尚的学生。国学院2015级学生旷黄忠自身家庭贫困,面对即将到手5000元的潇湘意国学奖学金不为所动,主动将机会让给家庭更加贫困的另外一位同学,《永州日报》刊发《国学精英学子获永州儒商青睐》对国学精英学子的励志故事进行了全方位报道;这个暑期,国学院2017级学生刘思捷制定了“爱心餐”计划单,每天早上为家人精心准备做不重样的早餐:一碗精心熬制的红豆薏米粥,一碟清淡营养的蒸菜,一盘小巧可爱的包子,一碗鲜滋味美的汤面……并每天将爱心餐在微信朋友圈里打卡和朋友分享,刘思捷以在暑假坚持每天做“爱心餐”的方式照顾家人,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孝文化的励志故事被湖南教育电视台、红网、新华网、新湖南等媒体广泛报道后,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众多媒体纷纷刊发后续报道《永州国学女孩暑期居家行孝引发热议》,为国学女孩居家行孝道模式点赞,倡导大学生都应及时尽孝,传承传统孝文化,唤醒新时代的孝意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学院目前处于正在收获成果的重要时刻,国学院全体师生坚信,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步的重要节点,全体师生将继续俯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迈着更坚实的步伐阔步前行,以更加优秀的成绩献礼媒体、献礼社会。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