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柱《尚书论略》初探
陈 格[收稿日期:2019-02-14
作者简介:陈格(2001-),女,山东梁山人,九州·体育国学院2018级学生。]
(九州·体育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陈柱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家、诗人,他博闻强识,根柢深厚,在国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研究。其所著《尚书论略》一书,博古通今,删繁就简,叙述详明,条理清晰,适合作为《尚书》入门的读物,对于当今《尚书》研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陈柱;《尚书论略》;《尚书》研究;国学研究
一 作者生平及著作
陈柱(1890-1944),幼名绳孔,一名郁瑺,后改名柱,字柱尊,自号萝村山人,晚号守玄,[1]正文P1广西北流民乐镇萝村人。陈柱出生于商宦之家,世代书香。他幼承家学,熟读四书五经,自5岁时,“聪慧颇异于常儿”。[2]p2315岁出外游学,留学日本成城学校4年。1910年,考入邮传部上海工业高等实业学堂。1912年夏,从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学五年级毕业。随后,就读该校电机科。1914年肄业,被聘为该学校预科国文修身教员。[1]正文P1期间,正值民主共和热潮,陈柱亦参与其中,他发表文章针砭时弊,激扬文字。不久,党争日剧,遂不复过问。但随着后来“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接踵而起,他又开始重问时政,发表了大量的“国耻诗”,称誉一时。
陈柱的一生,与其教学生涯密切相关。1916年8月至1921年春天,执掌梧州广西省立第二中学。1921年应聘北上,任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教授,并兼无锡中学教务主任。1925年任大夏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次年又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以学识渊博、诲人不倦而深受学生欢迎。1928年起担任交通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参加南社、中华学艺社、新中国建设学会,主编《学艺杂志》、《国学杂志》、《学术世界》等期刊。在各校任教期间,除教学外,常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著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度避居上海租界。1941年被汪伪特务挟持到南京,委以文物委员兼博物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其拒不到任。之后不得已,出任南京伪中央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校长等职。1944年春称病请辞,同年秋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于上海。
陈柱勤于国学研究,博闻强记,根基厚实,50余年著述100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代表作有《守玄阁文稿选》、《公羊家哲学》、《定本墨子间诂补正》、《待焚文稿》、《诸子概论》、《庄子内篇学》、《墨学十论》、《子二十六论》、《尚书论略》、《周易论略》、《尚书学》、《周礼通论》、《中庸通义》、《待焚诗稿》、《老子集训》、《老学八篇》等。
其中《尚书论略》一书,博古通今,叙述详明,不仅适合作为《尚书》入门的读物,而且对于当今《尚书》研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时过境迁,该书几乎被大陆学术界遗忘,少有论及,更乏真赏,确实可惜了。考其版本,现今可查的几种《尚书论略》版本其实都是由一个原版本得来的,故笔者在此将详实可靠的版本信息陈述如下:
1.《尚书论略》,收入“国学小丛书”,1924年12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合计54页,32开。
2.《尚书论略》,收入“国学小丛书”,1926年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合计54页,32开。
3.《尚书论略》,收入“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1930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合计54页,32开。
4.《尚书论略》,收入《尚书类聚初集》(1-8),1984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
5.《尚书论略》,初版影印本,2008年,台湾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虽有5种,但它们的内容其实与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初版差别不大,不是再版,便是影印版。1924年初版的版权页显示其于1924年12月出版,每册定价大洋2角,外阜酌加运费、汇费,由位于上海北河南路北首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印刷,由位于上海棋盤街中市的商务印书馆作为总发行所。
另外《陈柱尊丛书总目》为《教学论》(一题《国学教学论》)附录,陈柱作,中国学术讨论社1926年5月出版。在其新增书目中有《尚书论略》。[3]P34但“陈柱尊丛书”最终出版情况未详,据陈柱主编《学术世界》1937年第2卷第3期《世界学术消息》栏目刊登的广告,有文章《陈柱尊丛书又刊成一种》,根据该文记载,到本期《学术世界》版之时,“陈柱尊丛书”又刊成《待焚文稿》一种,文章披露:“陈柱尊丛书,一名变风变雅楼丛书,分由南京、上海两处镂版。已刊成出书者计有《待焚文稿》第二集五卷(案:应为《待焚诗稿》,此处讹误),《子二十六论》四卷、《粤西词四种》四卷、《红豆曲选》二卷,现《待焚文稿》十卷,在南京镂版,已定在月内刊成出书云。”由此可见,“陈柱尊丛书”确实已经陆续出版,变风变雅楼丛书目前也有数种存世,但丛书出版的整体情况不明。[3]P35时至今日,的确未见相关版本的《尚书论略》传世,故笔者在此并未收录这个版本。
1949年后,惟有少数几种陈柱名著曾在大陆再版,但仍改变不了其学术成就被整体忽视的现状。此外,台湾还有数十种陈柱著作再版,包括《尚书论略》。有学者声称:“台湾力行书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先后印行了《公羊家哲学》、《老子》、《墨学十论》、《尚书论略》、《周易论略》等近20种学术专著。”[4]P141但此说中的《尚书论略》版本的情况与“陈柱尊丛书”中的版本相仿,亦无从考证,故笔者于此亦未收录。
二 《尚书论略》内容概述
全书篇幅不大,分为:序目、第一章“《尚书》之起源”、第二章“《尚书》之删述”、第三章“《尚书》之定义”、第四章“《尚书》之古今文”、第五章“伏孔皆有古今文”、第六章“书序百篇之真伪”、第七章“《尚书》之价值”、第八章“研究《尚书》之步骤”、第九章结论。由于书中并未标举细目,以明章节之别,或为作者故意而为,“以下不复标举细目,学者览其终始,则自能释然而耳”。本文将其分为九部分简述如下:
(一)序目
书中未标注此部分名为“序目”,但由于文字位于书首,有序有目,按民国时期著述通例,故以“序目”代称。
作者首先开宗明义,指出学者需读《尚书》的原因——“吾国之记载最古老者”、“世界之记载最古老而完善者”,是“国之学术”、“高深之国学”,可得“国学之常识”。其次又提到了《尚书》之难读,列举了一些学者穷其一生都不解《尚书》今古文之辨的例子。最后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今特以治《尚书》者应知之事,略为系统之陈述。”即系统地陈述了关于治学《尚书》所应知道的事。
(二)《尚书》之起源
本章先是列举了古书中的两个说法:
1.《汉书·艺文志》以为“洛出书,圣人则之”。
2. 班固《五行志》云伏羲氏“法《洛书》而书”,为《尚书》起源的另一种说法。
然而,作者断定此两种说法皆为谬谈。首先,《河图》、《洛书》是否真实存在就是一个谜。况且,若其真实存在,亦不过是些“鸟兽蹄迒之迹”。若说以此来创造文字是可以的,但说这就是文字则是不可信的,更何况认为其为“《尚书》之书”。由此可知,《汉书·艺文志》中的说法是错误的。另外,承接上面的说法,则《尚书》的“体之书”不是真正的文字,那么也就没有“文理”,即无道理可言,圣人该如何效仿作书呢?所以班固《五行志》中的说法亦不可信。
随后作者再次推测,刘、班二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他们将《洛书》之“书”看做成了《尚书》之“书”的缘故。但是自黄帝令仓颉造字以来,有了文字,因此也应有书。怎么可能始于夏禹得到《洛书》的时候呢?随后作者援引古书中的例子予以论证,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予意有文字即当有记识”,即三皇五帝之时便有文字记识。然而作者并不认为这时的文字记识就是《尚书》。因为,由《尧典》之简约,可推究三皇时期的记识更为简约,与《尚书》之记应不同。所以《尚书》所记的应为被流传下来的三皇时期的事情,乃“古来之传说,而后世所追述云尔”。
(三)《尚书》之删述
本章于原文中的记叙十分简略。作者先是引叙了《尚书纬》中关于孔子删书的记载,但他认为这一记录并未属实。但以“黄帝以来,文字日滋,人事日繁”等,可知孔子删书之严格是属实的。最后作者总结道:《尚书》确应被删减过,《尚书》之篇目应当在百篇之间。
(四)《尚书》之定义
这一章讲了《尚书》之名,主要是在探讨其中“尚”字的含义。作者首先列举了郑玄的观点——“尚者上也”,“尚书”之意为“天书”,表达的是孔子对于《书》的敬意。但随后陈柱提到孔子尊《易》,却未称其为“天易”,以及孔子曾言“天何言哉”,即孔子以为天无言,又怎会以为天有书,以这两点反驳了郑玄“天书”的说法。
接着又例举了《伪孔传》中所说“尚”为上古之意的观点,且指出此说法出自伏生。随后作者引简朝亮之言,又据《墨子·明鬼篇》推断道:“尚为上古之意。‘尚书’云者,犹今所谓上古史,本当时之旧称。止以名虞夏以前之书。而商周之书则称之曰‘书’而已。在昔本自有别。至孔子删书而总名之曰‘书’”,以及“至汉则以秦穆以前为上世,故总而名之曰‘尚书’。”[5]P7-8
最后,作者对此番推论进行总结:一、《伪孔传》里的说法是正确的,“尚书之名,乃上古之义”。二、简朝亮认为《尚书》之名不起于伏生也是对的。三、现在把《书》称为《尚书》这一说法起源于《伪孔》也不一定都是错的,只有郑玄“天书”的说法最不可信。
(五)《尚书》之今古文
本章开头作者首先指出了《尚书》之“异”——有今古文之异,古文中又有真古文、伪古文之异,篇数多寡之异,篇卷离合之异。另外本章为书中最为丰富的一章,其下又设有八个小节,使用天干序号,笔者在此一一概述如下:
1.伏生之《今文》
此节的内容大部分引用《史记·儒林传》中关于《今文尚书》的记载。介绍了《今文尚书》的来历及传播过程,并略提及孔安国和《古文尚书》等相关事件。
2.孔安国之《古文》
作者先引用了《汉书·艺文志》中关于《古文尚书》的内容,此部分要详于《史记》,同时他也指出了该记载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证明。首先是“鲁共王坏孔子宅事”的时间,应为“景帝时”而非“武帝时”。其次是献《古文尚书》之人,非“孔安国”,而为“孔安国家”,即孔安国的家人。如此,可解世人所疑“年代不相及之说”。
3.河间献王之《古文》
依旧是先以古书为据,所引内容为《汉书》所记有关河间献王《古文尚书》的记载。随后提到王国维认为此版《古文尚书》即为孔安国之《古文尚书》的观点。但作者并不认同,并举例论证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们知道此版《古文尚书》与孔安国之《古文尚书》一样,未被立于学官,所以未盛行于世,最终失传。
4.张霸之《伪古文》
首先,作者表明《尚书》有两百篇的说法来源于张霸《伪古文》。接着以《论衡》对《汉书》的订正,说明张霸的伪书仅流传于世,并未被立于学官。之后作者又提到张霸的《伪古文》与今日所传世的《伪孔》书在篇目上相差无几,但未就此过多展开。他接着论及孔安国的《古文尚书》:孔氏《古文》在成帝时犹存于秘府之中,不过孔安国亦于此时传授诸生自己所读到的那本《古文尚书》。随后便例举了前后汉传《古文尚书》可见于史书的大致传承情况,条理清晰,非常有说服力。现摘录原文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1)前汉传《古文尚书》之见于史书者之大略:
安国为谏议大夫,授都尉朝,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说。都尉朝授胶东庸生,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常授虢徐敖,敖授王璜、平陵塗恽子真,子真授河南桑钦君长。[5]P13
(2)后汉传《古文尚书》之见于史书者之大略:
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谭。
尹敏初习欧阳《尚书》,后受《古文》。
周防师事徐州刺史,盖豫受《古文尚书》。
孔僖鲁国鲁人也,自安国以下世传《古文尚书》。
杨伦师事司徒丁鸿,习《古文尚书》。
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
又《杜林传》云:林博洽多闻,东海卫宏长于古学,见林黯然而服。济南徐巡始师事宏,后更受林学。林前于西州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常宝爱之,出以示宏等曰:“林流离兵乱,常恐斯经将绝。何意东海卫子、济南徐生,复能传之,是道竟不坠于地也。古文虽不合时务,然愿诸生无悔所学。”
又《贾逵传》云:逵父徽受《古文尚书》于塗恽,逵悉传父业,数为帝言《古文尚书》。[5]P14-15
可知两汉之儒都曾传习过孔安国的《古文尚书》。但由于汉儒重师承,所以孔氏《古文》中多于伏生所传的十六篇没有被注解,最后亡于世间。
5.梅赜之《伪古文》
首先作者引录了《隋书·经籍志》所记载的各类《尚书》材料,使汉后至当时的存亡情况,传承有序,一目了然。现摘录原文如下,以享读者:
后汉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亦为之注。然其所传惟二十九篇,又杂以今文,非孔旧本。自馀绝无师说,晋世秘府所存有《古文尚书》经文,今无有传者。及永嘉之乱,欧阳大小夏侯《尚书》并亡。至东晋豫章内史梅赜始得安国之传奏之,时又缺《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兴、姚方兴于大航头得其书,奏上,比马郑所注多二十八字,于是始列国学。梁陈所讲,惟有孔郑二家。齐代惟存郑义,至隋孔郑并行,而郑氏甚微。[5]P15
作者便由此引出梅赜献书一事,不过他随后便以上述记载中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断定梅书为伪书。紧接着作者开始探讨伪书的作者是谁。对此,世传有两种说法:一言为皇甫谧所作,一言为王肃所作。陈柱引用梅鷟与丁晏的话对这两种说法分别加以辨析。细观作者之言,他好像更倾向于此伪书为王肃所作的观点。
6.马郑注《古文》之亡
在此作者记叙了马郑之学由衰而废,由废而亡的历程。所谓“马郑”,即马融与郑玄,而“马郑之学”则指对于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的杜林漆本《古文尚书》的学习与研究。其由衰而废、由废而亡的历程与伪孔之学,即世人对于梅赜《伪古文》学习研究的兴盛有着密切的联系。自隋时两学并行,而马郑之学衰微,但于时尚存。到了唐代孔颖达为《伪孔》作传,马郑之学更加衰微,但在宋朝南渡以前尚且存在。南渡后虽此书尚存,但学者已不复研习,久而久之,此书亦消亡于世了。追及伪孔之学盛于马郑之学的原因,作者认为是《伪孔》“以其所采辑群籍,所引逸书,而巧为联缀,故遂易为所欺耳”。
7.先儒《伪古文》之辨
在此作者主要记叙历代儒士对于伪古文之伪的论辨。他们认为世传的《古文尚书》一是伪在平和易读,二是伪在壁藏百年却未损一字。另外作者判断作伪者所用之法有二:一为填充真古文的零编断简,一为“隐据古书全篇为蓝本”,仿其体裁,以作伪书。
8.辨近人谓孔安国无《古文》之说
承接上文,首先讲了儒士们疑《伪孔》之伪的发展历程——此处所言,自朱熹时开始,此时朱熹尚未给出明确答复,后世又有吴澄再次言伪书之伪,由此《伪孔》之伪大可下为定论。到了明代又有梅鷟所著《尚书考异》,所言更为详明。书中下文特引其书关于证明“姚方兴于大航头所得二十八字为伪”的语段,以证明其书所言之精当。再往后,清人治《尚书》者滋多,他们言《伪孔》之伪者大致可归为以下五条:一为“增多篇数之不合”;二为“统计篇数不合”;三为“采会书传,甚多舛错”;四为“孔安国未尝作传”;五为“大序非孔安国作”。作者于每条均有详细论说,笔者在此便不一一赘述了。作者总结道:“由此观之,《伪孔》之败露,已如张霸之《伪古文》,殆无以立足于天地之间矣。”[5]P26
虽后作者又言《伪孔》虽已败露,但孔安国的真《古文》却因久不传世,而使一些学者认为孔安国没有《古文尚书》。其说法有二:一说孔、贾、马、郑所传是张霸的《伪书》。作者分引其主张者之言,并一一驳之。最后作者总结道:“前之言‘伪孔’者则信古之误,后之疑‘真孔’者,又疑古之过也”,其言极为精当。孔安国真有《古文尚书》,只是未传于世。世所见梅赜等人所献之书,才是真正的伪书。
(六)伏孔皆有古今文
于本章文首,作者归纳自古以来所说的《尚书》有五种,分别为伏生所传《今文尚书》,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河间献王所得《古文尚书》,汉时张霸所作的《伪古文尚书》,以及魏晋时梅赜所献《伪古文尚书》。随后切入主题,他说世代儒生往往认为伏生传必为《今文尚书》,而未有《古文尚书》;孔安国所传必为《古文尚书》,而未有《今文尚书》。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他所认为的是此两家都是既有《古文尚书》,又有《今文尚书》。接下来陈柱为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又引龚自珍及吴汝纶的话以为佐证。总而言之,便是“伏孔二家经皆出壁中,皆古文而皆以今文读之”,即伏、孔二家皆有古今文。继而作者指出伏、孔二家的区别仅在于篇数的多寡,而非古文与今文之别,由此作者认为古文、今文之争可以止息了。
至于诸家经文篇数与《伪孔》的异同,作者特在本章之尾附上了孙星衍的《尚书篇目表》,以备参考。
(七)书序百篇之真伪
此章上接前文所提的孙星衍《尚书篇目表》,表中所示,谓《尚书》之序不在二十九篇之内,作者以此为引,引出本章所讲书序百篇之真伪。
作者先是总结了关于《书》序的三个问题:一、“孔子是否当作《书》序”;二、“古序其当作于何时”;三、“今之序是否古序”。首先是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孔子未作《书》序,并予以论证。期间就伏生所传二十九篇确有《书》序一说法,引梅鷟之言加以论证。那么《书》序究竟为何人何时所作呢?作者以为应是“孔子以后,周秦之间,传《尚书》者之所为”,并加以论证。最后,“今之序是否为古序”,如今所见《伪孔》中之序是否为古时之序?作者认为应是真假掺杂,对此亦提供了相关证据。
(八)《尚书》之价值
作者先是引述了自己曾作的《尚书读本·序》,从《尚书》之古老珍贵的方面来阐述《尚书》不可不读。接着又细分了为什么必须研究《尚书》的五个原因:一、“研究政治者不可不读《尚书》”;二、“研究道德者不可不读《尚书》”;三、“研究礼学者不可不读《尚书》”;四、“研究文章者不可不读《尚书》”;五、“研究语言文学者不可不读《尚书》”。同时作者于每条之下又有细致的阐述。
(九)研究《尚书》之步骤、结论
此两章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故而笔者将其归为一部分来概述。这一部分的内容又主要有三:一是作者所介绍的治《尚书》者必读之书;二是作者认为的治《尚书》之“三要”;三为作者于本书最后的结语。
首先,作者分三步列举了治《尚书》者必读之书:第一步中有蔡沈《尚书集传》、吴汝纶《尚书读本》、孙星衍《尚书马郑注》及黄式三《尚书启蒙》。此处所列举之书为《尚书》入门所必读之书。第二步中有吴澄《尚书纂言》、梅鷟《尚书考异》、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證》及惠栋《古文尚书考》。即已入门,接下来就应明《尚书》真伪之辩,此处所列之书皆为辨析《伪孔》之书,作者于书中或是非攸关,或群论依附,亦多有引用。第三步中有江声《古文尚书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吴汝纶《尚书考》、姚永概《尚书谊略》、简朝亮《尚书集注述疏》、孔颖达《尚书正义》。此处所列之书,皆为剖析《尚书》的精博之书。由此亦可知作者开列书目之顺序为由简单入门,到明辨真伪,再到精博研究,层层递进,实在不失为《尚书》研究者的一份重要书单。并且作者于所列的每一部书籍之后,都标有推荐之理由,亦可为读者提供参考。此“三步”所列之书,皆为《尚书》专门之传注,但作者亦指出除此之外仍有必读之书,如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之《群经评议》等。
承接上文所举之书,作者引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序》言治《尚书》之难,随之引出治《尚书》之“三要”:一曰通古音,即解古今语。于此学者应精于小学,否则不免被蔽于旧说而不能自拔。作者特举历代儒士对《尧典》中“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一句的种种解读来证明这一道理。二曰明古文,即通晓《尚书》之“古文”,而不是只读“今文”即用隶书所写的版本,以明《尚书》的原意。三曰辨古今。《尚书》有古今文之别,治《尚书》者亦分为古文家与今文家,两家解析经文多有不同之处。所谓“辨古今”,便是要分辨这些不同,于此作者特举两家对“九族之内是否有异姓”的争辩为例。
最后是陈柱在书中的结语,简短几句,既是对治学《尚书》者的忠告,亦有作者自身的感触。笔者特摘录原文如下,以求与读者共勉:
以上三事,学者倘能引而申之,实事求之,运以深湛之思,以求精确之解释,则于尚书学中必有过人之处,可无疑也。曜灵急节,身世漂流,窃有其志矣,而无其力也。悲夫![5]P54
三 简短的评论
综上所述,可知此书于《尚书》之文本并未有太多的阐述,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尚书》的必要性与方法以及解除学者在治学《尚书》时一般会碰到的疑惑。提到最后一点,确为本书之重点,关于《尚书》的今古文之辨,在本书中占据了极大的分量,这也正合陈柱先生所言:“治经学首当明古今文,治《尚书》尤要。此书辨论古今文甚详。”[6]P51陈柱作为经学大家,其治经学亦有自己的特点:“陈柱的经学研究,多以考据训诂明其本,然后列举古今诸家论说以资考辨,之后发表自己的观点于其间,多有新颖独到之处。”[3]P47-49此特点于本书中十分明显。在此书中不仅可以见识到作者扎实的考据学功底,从文中对于一些古字句的解读中,亦可看出他对于语言文字学研究领域同样造诣颇深。除此以外,作者在论述观点时逻辑缜密,说理透彻,层层递进。每每读完,总令人有酣畅淋漓,眼界大开之感,此亦不失为本书的一大优点。
除却优点之外,本书亦略有不足。如书中某些看法略显武断,与今人的研究异趣,证据亦嫌单薄,然而一家之言,不必强同。再如书中对《尚书》的种种称谓交错出现,常常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初学《尚书》者往往是不知其所云为何,以至误解文意。但亦有解决之法,即反复通读此书,并多多查阅相关资料,如此便甚为明晰了。
陈柱先生作为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在经学研究方面造诣极高。此《尚书论略》一书简明精当,不仅能为初读《尚书》者所参考,亦可作为大学生研究国学的重要书目加以介绍与推荐,相信读者经过一番学习之后,定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小云.陈柱生平及其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陈柱.守玄阁文稿选[M]. 上海:中国学术讨论社,1938.
[3]梁艳青,陈柱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
[4]覃富鑫.陈柱《子二十六论》后记[A].《北流文史》编委会.北流文史(第23辑)[M].广西自治区北流市文史编委会:内部资料,2008.
[5]陈柱.尚书论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6]陈柱.国学教学论[M].上海:中国学术讨论社,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