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國間唐蔚芝先生(唐文治)擔任無錫國學專門學校校長三十年,是僅有的真正名符其實的經學與國學教育領袖。蔚芝先生編定《十三經讀本》作爲無錫國專學生的基本教材,寄寓了以經學爲國學的主體的理念。唐著《十三經提綱》爲該叢書的第一册,同時也是《無錫國專叢書》之一,是民國時期較早對《十三經》作出整體概説的指南性著作。其書以精練之筆,概括地指出讀經可以得益的若干要領,在浩如山積的群經著述中最爲難得。
在民國以前,經學一直被看作最高學問,有着自身的發展流變史,《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總敘》總結概括,有經學“六變”之説,最爲簡潔明晰且不失公允。即便到清朝晚期,讀經也是學校必不可少的科目。而到進入民國以後,學校讀經時興時廢,如民國元年,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全國臨時教育會議開會詞》中説:“普通教育廢止讀經,大學校廢經科,而以經科分入文科之哲學、史學、文學三門,是破除自大舊習之一端。”他雖然認爲應當保全舊學,但主張不把經學作爲獨立的科目。
政令與世風互動,由於青年競相學習西方文化知識,以爲經學無用,又因爲經書卷帙浩繁,大多不願意花時間專心讀經。學校雖然開設相關的經學課,但課時既短,只能作概述。 大約廢經以後十年,蔚芝先生在《十三經讀本序》中説:“然而秦時之書焚於有形,而今時之書則焚於無形;秦時之儒阬於可見,而今世之儒則阬於不可見。”在這種情況下,經學面臨滅絶的危險,不是當局以政令强行廢除,而是世人已經没有尊經、讀經之心。故廖平、嚴復、章太炎都曾撰文闡論讀經的必要性,强調讀經有著保留國性、種性的意義。
及至今日,經學不興已近百年,各圖書館採用新的圖書分類法,經學舊著竟至無處托身,更是數千年來從未有過的情形。因此,回看民國經學發展歷史,重新整理民國時期的經學著作很有必要。
《十三經提綱》一書,近人唐文治撰。唐文治,字穎侯,號蔚芝,晚號茹經。生於清同治四年,卒於新中國建國初。原籍江蘇太倉,民國初定居無錫。光緒十八年進士。初任户部江西主事,光緒二十四年任總理衙門章京,期間两次隨使出訪日、英、比、法、美等國,光緒二十九年起先後任商部右丞、左丞、左侍郎,光緒三十二年任農工商部署理尚書。父親唐若欽爲清貢生,蔚芝先生幼承庭訓,課習四書五經,經學功底扎實。十八歲受業於太倉理學家王紫翔先生(王祖畲),潛心研讀性理之學及古文辭。年二十一,就讀江陰南菁書院,師從名儒黄元同先生(黄以周)和王益吾先生(王先謙)。時南菁書院正編纂《續皇清經解》,蔚芝先生參與校刊工作,經學和訓詁學都有精進。一生著作,除《十三經提綱》外,還有《茹經堂文集》、《茹經先生自訂年譜》、《性理學大義》(含《周子大義》、《二程子大義》、《張子大義》、《朱子大義》、《洛學傳授大義》)、《周易消息大義》、《周易九卦大義》、《詩經大義》、《尚書大義》、《洪範大義》、《禮記大義》、《孟子大義》、《大學大義》、《中庸大義》和《國文陰陽剛柔大義》等。
光緒三十三年,蔚芝先生得到郵傳部尚書陳玉蒼舉薦,開始擔任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監督(校長),自此致力於教育,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長達十四年。民國九年,他辭去上海交通大学校長職務,與施肇曾、陸勤之等籌建無錫國學專修館(後更名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並擔任館長,前後三十餘年之久,是近代以來僅有的名符其實的經學與國學教育專家。
《十三經提綱》是蔚芝先生爲民國十三年刊行的大型叢書《十三經讀本》所作的指南,置於《十三經讀本》八十四册之首。其書分卷疏理各經大義、授受源流,並指點文法,意在指導讀經,啟發後學。至一九三五年,《十三經提綱》單獨輯出,修訂重印,作爲《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叢書》第五種出版。民國時期的經學著作,大多是具體講論某一經,而對經學作整體研究的書較少。與唐書體例相仿,概説《十三經》的書還有衛聚賢和蔣伯潛分别編纂的同名《十三經概論》。衛著一九三五年由開明書店出版,蔣著成書於一九四四年,由世界書局出版。因此,蔚芝先生《十三經提綱》是民國時期最早對《十三經》作出概説的著作。
時人評價此書,褒貶不一。《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群經總義類》云:“按是書名曰‘提綱’,乃絶無義例。搜輯諸説,瑕瑜互見。所持論大都陳言,無精義,且參以論詩文語,尤非體。”這段評論是近人倫明所作,當作於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七年間,言辭頗爲激烈。劉聲木《萇楚齋隨筆》云:“近世所出巨帙,以太倉唐蔚芝侍郎文治編輯《十三經讀本》爲最”,“侍郎又撰《十三經提綱》十三卷,載明原委”。而紫翔先生則評價説:“此書義理,多未經人道。”由於諸人立場不同,或在經內,或在經外,故分歧如此。
2
蔚芝先生两度出國,考察過西方的教育。他宣導新式教育,尤其注重發展工科,但對經學推崇備至,無錫國學專修學校開設的課程中很大部份是經學課。他在《無錫國學專修館學規》的第四條《經學》中説:“吾國《十三經》,如日月之麗天,江河之行地,萬古不磨,所謂國寶是也。”蔚芝先生把民國時代等同於戰國之世,深刻地感覺到社會變化對經學的衝擊,這一衝擊甚至超過了秦時焚書坑儒帶來的災難。然而正是在秦火之後,漢代經學興起,家法嚴明;宋代外族林立,積貧積弱,也正是在此時出現了理學,更是對經學義理的一大拓展。這使他相信經學深植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不會因爲人力被輕易廢除,更有理由期待後世出現善讀經、善致用之人,“爲往聖繼絶學,爲萬世開太平”。這也是他認爲“經之所以爲經”的意義所在。
蔚芝先生八歲即讀《孟子》,投師紫翔先生門下時,又熟讀《孟子大全詳釋》,論經主性理之學,常求大義。他説:“通經者,非徒通其句讀也,當論世而知其通,得經之意耳。”《十三經提綱》分經講論,明述各經大義。他自稱“以理求《易》”,認爲“《易》者,心學之書也”,君子讀之以洗心而寡過。至於《尚書》,“政治學之權輿”,“帝王之心學也”。論《詩經》,認爲周公是至情之人,周公之文是至情之文,必先有深情,方可讀《詩經》。論《儀禮》,認爲“貴得《禮》之精意而用之,庶幾窮理盡性,協諸義而協,而厘然有當於人人之心”。《周禮》、《禮記》也不出這一範圍。《春秋三傳》則以“《公羊》立意最爲正大”。至於《論語》,“道德之淵藪,政治之綱領,與夫修身處世觀人之道,悉備於此”。論《孝經》引黄道周語,“《孝經》者,道德之淵源,治化之綱領也。《六經》之本,皆出《孝經》”。《爾雅》大義認同姜兆錫之説,以爲“學《爾雅》者,宜探索道本,不當作類書讀也”。至於《孟子》,“一言性善與存心養性之功,一論孝弟之道,一言義利之辨,一論王霸之分,發明治道,一尚論古人與授受道統源流,並自言爲學要領”。總之均能以精練之筆,最概括地説出讀經可以得益的若干要領,這在浩如山積的群經著述中最難得見。
3
蔚芝先生雖主張以意求經,但對《尚書》的真僞問題也作出了判斷。他認爲西漢伏生傳的今文《尚書》爲真,東晉梅賾傳的古文《尚書》爲僞,且認爲《孔安國傳》也是梅賾僞造。對《太誓》篇的真僞,他特别申明馬端臨的觀點,指出“語涉淺陋,不類周時文字”。至於現在存於《十三經》中的《尚書》五十八篇,古文、今文兼而有之。衛聚賢、蔣伯潛二人也有論及,觀點大致與蔚芝先生相同。蔣氏《十三經概論》考證今古文源流最爲詳細,衛氏《十三經概論》則直接稱梅賾傳本爲“僞古文《尚書》”。二人又稱魯恭王壞孔子宅得《尚書》十六篇爲古文《尚書》,後世並無傳本,只餘篇名,蔚芝先生没有提及。不過,蔚芝先生雖然對《尚書》真僞作判斷,卻並不糾纏於真僞問題,也没有完全否定梅賾本。他認爲“梅頤本雖作僞,亦有精當可採之處”,推測是東晉距離漢代不遠,梅賾本當從漢儒的傳述中來,“後人讀梅氏書,以爲漢晉間極純粹文字可耳”。
此外,他也認爲劉歆竄改了《十三經》中的《周禮》、《左傳》。關於《周禮》的辨僞,他認同方苞《周官辨》的論述,以方氏辨僞在諸儒中最爲精審。方氏批評隨意質疑《周禮》作僞的人,認爲他們不是人云亦云,就是没有細心探究,但也提出《周禮》確實有多處不可信,認爲是劉歆承王莽意,增竄閭師、廛人、方相、壺涿、硩族、庭氏、媒氏之文。至於《左傳》,蔚芝先生以爲後人好改經傳,六國、西漢時皆有憑一己之心而改《左傳》者,劉歆爲禍尤大。按《左傳·襄公九年》記載,魯襄公十二歲時,成冠禮於成公之廟。蔚芝先生提出質疑:“又如襄九年《傳》,晉悼公謂:‘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而魯襄且以十二歲而冠,然則十二歲而可生子乎?”又云:“而注且以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傅會之,破壞古禮,重誣古聖,莫此爲甚。”隨後以注文形式採録方苞的考證,方氏讀《漢書·王莽傳》,知漢平帝年十二,王莽欲嫁女爲其皇后,所以先改《禮記》,復改《左傳》。
昔大儒程頤曾説:“學者先要會疑。”這一句單句,收入《近思録》中,初學者無人不曉,而到近代則屢被誤解,如疑古派顧頡剛加以發揮,寫成《懷疑與學問》一文,收在語文課本中。而葉采引用朱子的原話加以銓釋,説明懷疑只是方法,求真才是目的,説道:“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漸有疑,又其次節節有疑,過了此一番後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可疑,方始是學。”蔚芝先生論經傳,雖然也辨析經典的來源,但最終一切以融貫義理爲目的,與後來專門疑古毀經者截然不同。
4
蔚芝先生尊崇孔子,認爲讀經須遵循孔門家法。如讀《易》,“惟折衷於聖《傳》而已”。漢代説《易》以鄭康成、荀爽、虞翻三家最著,在他看來,三家殊途同歸,“皆七十子之微言流裔也”。又漢宋的論《易》著作,只要合於孔門家法,他都採入《十三經讀本》。論《詩經》時説:“學《詩》者能得孔門家法,自無支離穿鑿之習矣。”至論《穀梁傳》,鄭玄《六藝論》云:“《穀梁》善於經”,又《起廢疾》中指出穀梁近孔子,蔚芝先生以爲“善經”、“近孔”爲《穀梁傳》之確評,又説:“穀梁惟親受業於子夏,故所言多孔門精義”。
時人對孔子作《十翼》一説尤爲紛雜,多持疑義。蔚芝先生明確指出孔子作《十翼》,謂:“然則欲得文、周之辭,舍孔《傳》其何由?”衛氏《十三經概論》多從新學角度出發,議論略顯浮躁,如認爲《彖傳》作於秦始皇后,只是解《易》來發揮其政治主張,猜測作者“是位政治家”;《象傳》也解釋得並不高明,但其中少政治因素,因此猜測作者“大概是位學者”。又説:“如欲看《經》,最好不要看《傳》,越看越糊塗。”蔣氏《十三經概論》家法尚在,立論謹慎,但仍不免“看人論價”,如説:“《十翼》中《彖》、《象》四篇當定爲孔子作,《繫辭》二篇及《文言》當定爲孔子弟子所記,至《説卦》、《序卦》、《雜卦》三篇,則由後人依託附益。”
蔚芝先生搜集《十三經》善本的初衷就是指導讀經,希望治經者能得其門徑。他两次提到治經當實事求是。“實事求是”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傳》,《傳》云:“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後世治經者奉爲圭臬。蔚芝先生對何休注《公羊傳》頗有異議,認爲何休注不從本經出發,多依據自己意見,妄下論斷。何休注有“王魯”之説,他以爲《公羊傳》立意正大,本無此説,何休注從《春秋繁露》而來,卻是違背了《公羊傳》“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的本意。他以爲讖緯之説荒誕,不足憑信,反對何休以讖緯解經,更指責何休注使得“西狩獲麟”一事“直爲妖孽”。
可見蔚芝先生雖主義理之學,似乎應當偏於今文經、公羊學,但實際上他不支持一味空談義理,“廢棄聖經,競作新書”,認爲“經之晦也,説經者鑿之使晦也;非經之高也,説經者歧之而高也”。在他看來,行是知的歸宿。如論《中庸》云:“惟吾人須知政治、學問具在力行,本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必以‘篤行’爲歸宿之地。”此外,他在論《儀禮》、《孝經》等時,均提出應當躬行。他在書中還反復提到讀經應當與時推移,不可泥古。論《易》云:“學者每讀一卦,當審其爲天道、爲人事、爲政治之本原,爲心理之奧窔,隨卦隨爻,隨時隨事,返之於身,征之於實事,則得之矣。”又論《周禮》云:“以後人因時制宜之意,上契周公因時制宜之意,且研究歷代所以能合與其所以不合之故,會而通之,則庶幾成經世之儒矣。”讀經更應學以致用,他對時人批判經學、以爲經學無用的做法不滿。論《詩經》云:“通經貴乎致用,自聖學衰而溝瞀之儒騁辭馳説,世遂詆聖學爲無用,固不獨説《詩》一端爲然也。”他在論《左傳》時指出應當特别注意子產,子產爲保全鄭國而周旋於大國之間,其中艱辛不言而喻。蔚芝先生稱他爲“外交家之祖”,又説:“誠以今日之世,一大戰國之世也”,由此想到近世中國的外交,深感痛心,是可以爲不通經、不致用弊端之一例。
5
《論語·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蔚芝先生秉承孔子之教,重視文學,曾撰寫《國文大義》、《國文陰陽剛柔大義》。在他任職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期間,親自編寫國文講義,鼓勵學生進行國文創作。《十三經提綱》中,標題明確指出講論文法者共有《尚書》、《周禮》、《論語》、《爾雅》、《孟子》五種,其餘各卷中還有散見者,足見他對文法的重視。
蔚芝先生論文講究文章之聲,《國文大義》云:“蓋文章之道,所以盛者,實在於聲,所以和聲乃可鳴盛也。”他以聲、音論《詩經》最爲精彩,但僅限於《頌》詩。他認爲《詩經》是因聲而成文,“昔曾子居魯,讀《商頌》,其聲淵淵然,恍聞金石之奏,蓋《長發》、《殷武》諸詩,其聲大矣、遠矣。予嘗推斯意以讀周家之《詩》,若《大明》、《緜》,若《皇矣》,若《公劉》諸篇,其忠厚淵懿之意,洋溢乎紙上”。又云:“一升一降,一治一亂,一盛一衰,皆可於音驗之。不獨一國然也,一家亦然,一身一心亦然。積善愈深以厚,則其音愈和以平。故夫善治天下與善觀人者,能知天下之善音,並能遠天下之惡音。”以音驗國家盛衰,以音觀照自身,以音分善惡,最後統歸於和平,根柢出自《禮記·樂記》論音一段,但蔚芝先生由音及聲,由聲及文,也頗見新意。
論《左傳》時,蔚芝先生以知覺論文章也很巧妙。何謂“知覺”?“余嘗謂讀一文而知其文之精神命意者,知覺也;作一文而使後人知其精神命意之所在者,知覺也。以知覺感知覺,文乃不絶於天下。”知覺語出《孟子·萬章》,“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所以蔚芝先生認爲知覺是相互的,讀前人之文章,我能明白前人命意;後人讀我之文章,也能明白我之命意。他以此評論歷代文章,首推《莊子》,認爲《莊子》全篇都有知覺。司馬遷《史記》是隨時有知覺,《左氏傳》的知覺與《史記》相比,有勝於《史記》者,也有不及《史記》者。韓愈爲文知覺少於左丘明和司馬遷,至於宋朝以下,有知覺的文章則愈來愈少。
蔚芝先生所説“知覺”,即精神,即義理,可見他對經典文法的重視與其對經典義理的强調,實際上是首尾相應的。
6
此次整理以《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叢書》本爲底本,校本採用施肇曾於民國十三年刊刻的《十三經讀本》中的提綱,校注稱“醒園本”。因爲叢書本是從施氏醒園本中單獨輯出并修订重印,增删之處頗多。二本中誤字、相異之處及引文出處有誤者,均一一爲之校注。
《十三經讀本》刊印时,陳寶琛、釋印光、施肇曾與蔚芝先生四人分别作《十三經讀本序》,今一併附於正文后,以見前人尊經之心。
彭丹華
二零一二年春於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