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系列讲座开讲啦:首讲《剔银灯》引人入迷
本网讯(代亚林)9月27晚,由教师教育学院和国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学系列讲座”在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拉开帷幕。首讲由国学院院长张京华教授主讲,主题是《剔银灯》。
未开始前,大家就已经抱有期待:“剔银灯”是什么?是词牌名吗?那老师将讲的是哪首呢?神秘感让人兴致勃勃。当晚,听客如云,既有国学院的师生,也有其他院的老师以及可爱的孩童。咖啡厅明亮舒适的环境、可口的水果茶点也让人倍感愉悦。
讲座开头,张京华教授说道:“此词适于安静的体会,不适于敲锣打鼓的声张。”大家便很默契的保持安静,彼此尊重。张老师先从词牌名“剔银灯”开始解读,引导大家思考。作者为什么用“剔银灯”做词牌名呢?此词牌名为什么不选用铜灯、陶灯?表明作者细腻、讲究。其后他对词进行深入解读,众人思绪纷纷,跟随他体会一位女性角色在良人高中状元之时情绪的波动起伏,从“恹恹春睡”到“屏山偷喜”,再到对良人此刻处境的猜测。作者笔下的女子,言行是恰当得体的,感情是敏感多情的,其中就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基本精神:“温柔敦厚,哀而不伤。”人的情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抒发出来。什么叫做文学?他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人有才有情,用一种委婉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个叫做文学。”
讲座更精彩之处在于张京华教授对《剔银灯》的学术挖掘,本词作者究竟为何人?众口不一,历史的真相等待着有准备的人去发现。他蓄力待发,通过阅读古籍,将有关此词的关键信息一一陈列,共梳理出9种不同类型的文献,从此点到彼点,说者严谨,听者入神,如侦探破案一般,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接着进入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十分活跃。
先是讨论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周建刚研究员说:“张老师对文献的梳理程度是非常仔细的,从张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学习到研究方法,把各种的文献搜罗,然后梳理其中的线索,把事件给予一个比较精确的考证,这是我们做文献、做考证的一个非常优良的方法。张老师给我们展现得非常充分,我觉得我从张老师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
国学1701班黄秀涛同学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张老师对文献的考据,我知道老师在考证的过程中是特别开心的,就是每找到一种文献,线索越来越多,然后你找到一个人,‘砰’一下炸开之后,爆炸性的信息过来之后,其实是特别开心的。考证到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你要联系背景,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然后还要考证真实性,其中会有讹误,这是我对文献考证的一个感触吧。”
然后是讨论此词作者究竟是谁?是男子还是女子?大家各抒己见。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周艳华老师说:“这首词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男人写的,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去写一个女人的心态,反倒是比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写女人的心态可能写得更好一些。我觉得有艺术水准的女词人并不多。”
再后又考证作品的年代,周建刚研究员说,“这首词在《全宋词》里面是很少见的,有头有尾,是首叙事词。有一个人说这首词是王维写的,我自己直觉感觉到是不对的,这个肯定是北宋以后的,不会出现在唐代。这样长篇的词,在我的印象中,是在北宋柳永以后出现的,里面有一句话‘集英殿,首攀仙桂’,而集英殿是在宋代才有的,所以我推断这首诗是宋代的。”
最后,国学院彭敏博士作出总结评论:“这首词是首比较优秀的词,而我读到比较优秀的点,文学作品有一点叫‘文如看山不喜平’,这首词的意脉很流畅,但是它的情绪不平畅。它有几个陡转,第一个,它说‘小院烟凉雨细,正好恹恹春睡。’这是讲她的慵懒状态,然后用一个字‘报’转到‘报道皇都书至’,情绪跟着起来,怎么起来呢?‘集英殿,首攀仙桂。’这是一种情绪的陡起,后面情绪往巅峰上走,‘斗帐重襟惊起,斜倚屏山偷喜。’这个时候,情绪到了高点,但是不能爆发出来,倚着屏障偷偷地喜,偷偷地笑,这个叫‘温柔敦厚’,这个古代传统女子应该有的状态,值得称扬的性格,但是现在不提倡。到后面说‘宝髻慵梳,香笺折破,’一句,情绪到了高点,把它沉淀一下,不要爆发出来,‘果见中、高高名第。’又起来,又是一个波折,好像又要到高点,然后这个时候又回来,就是最后一句‘秦楼十二,知他向,谁家沉醉。’好的文学作品,它的意脉是很流畅的,但它的情绪一定是不流畅的,如果流畅,肯定是平庸之作。”
本次讲座从张京华教授对《剔银灯》的体会和解读开始,以大家的讨论圆满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颇有收获。如何从文学的角度去读词,如何利用文献去考证,本次讲座给予了很好的解答。
据悉,国学院本学期将有一系列通识讲座,师生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国学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