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著名哲学研究员万里先生来国学院参观考察,万里研究员还给国学院的学生们上了一节“漫谈哲学治学之路课”,主要讲了自己了学习研究经历、所读过的书以及近几年研究的课题。万里研究员讲座生动精彩,现特将讲座录音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我的交流分享大概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我怎么走出这条路子来的,第二就是我读了些什么书,我的知识结构,第三是把我最近几年的某些研究和课题说一下。
我的经历是这样的:父亲是东北人,母亲是长沙人,我在南京军事学院附近的医院出生,三岁时到了长沙,所以也可以说我是地道的湖南人。四岁时,父亲去世了,此后家里生活比较苦,冬天很冷,也就只穿两件衣服。
我的父亲是位军人,母亲是为教师,我的精神可能就受到我父亲的影响,但是行为就受到我母亲的影响,她经常和我谈论一些唐诗宋词等等,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将进酒》,这些现在可能有些人认为是心灵鸡汤,但是我觉得当时这些对我心灵的塑造,对我未来人生的路,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时候我就觉得虽然我是在那样一种环境,还是应该走出一条好点的人生道路来,我对钱看得很轻很轻,我在社科院时,我自己的国家课题费用是用在所里出成果等等,我把情看得重一些。
后来家里困难,母亲身体有病,连小学教员都没当了,母亲、姐姐、妹妹、和我四个人的生活没有着落,我就只好到社会上工作,遇到的所有问题,我全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解决。再后来我被招工到一个很小的工厂,我最开始是搞有色金属,在这里干了12年。1980年开始写一些学术方面的文章,那个时候刊物不多,1980年到1981年年底,一年半的时间写了21篇文章,70%在《中国医学史研究》上面系刊,偶然的机会被一个记者知道了,正好当时湘潭师专需要人才,把我从工厂直接调到了学校历史科搞研究,第二年1983年3月直接评为副教授,我就在那里又干了12年。到了1994年,由于我的家人和老伴都在长沙,所以还是想在长沙,就调到了长沙,在社科院哲学所一直干到退休。大概的经历就是这样。
真正读书是到了1970年,在长沙的厂里,这正好有一个机缘,我有幸认识了七月诗派著名诗人彭燕郊,我们有共同语言,他推荐我读文学史。后来我又读了前四史,有些精读,有些粗读。我做学问是从张之洞的《书目问答》入门,1973长沙古旧书店恢复营业,我就买到了前四史的《四库总目提要》,一本本地读,每本书都有个提要,这本书是说什么的,我就慢慢读完,读完我就有个印象了,主要是说了些什么,奠定了了我以后搞研究也好,做其他的也好,触类旁通。从这之后,我就知道大概在那些地方找资料,还有些什么资料,进一步选择性读一些书。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用还要有个好平台,工厂不是个好平台,环境好固然重要,学习得好更,文学史研究太多了,无论写个什么东西出来都不能惊动人,史学研究也是,搞医学史正好是个冷门。我读药书知道了是什么药,中医药值得保护,我就开始学医,学医的人不知道文史,搞文史的不懂医,搞医学史必须懂医。后来,我投身哲学研究,我信奉唯物主义,于是我转入了佛教研究。
现在的佛教还传下来的主要还是两个分派,其他的总体来说很多的都没有了。禅宗与湖南的关系非常大,而且与中国思想史发展的关系非常大,我就做两个来看。为什么和湖南关系特别大呢?后来影响最高的就是南禅,所谓南禅和北禅,它是两种方法,一个是顿悟,一个是渐悟,南禅就是顿悟。六祖慧能在湖北的黄梅,在五祖门下得了法,他当时还不是出家人,后来他就传了一些弟子,其中最有名的两个弟子,后来就形成了咱们南禅的两个法系,一个就是南岳怀让,他后来发展的南岳系,也就是湖南南岳山,他在这里修禅;另外一个就是青原行思,就是江西的青原山,他就在江西那边分化,又传了一个系。有一天南岳怀让拿了块砖,在石头上磨,马祖道一就问他:“你在磨什么呢?”怀让回答说:“我磨镜子。”马祖道一又问:“一个砖头怎么能磨出镜子来呢?”怀让回答说:“那你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我的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你坐禅也不能成佛。”通过怀让、马祖道一他们两方面,就传下来了两个系,后来形成了五个宗派,第一个出现的就是沩仰宗,湖南潭州的沩山和江西的仰山,由他们师傅两个人成立,这就是第一个宗派。这个沩仰宗到了五代末年慢慢的就失传了,没有留下记录了。通过我研究处的统计,当时禅宗的整个重心就在湖南,那这就涉及到一些俗语,例如“走江湖”、“跑江湖”,所谓的“走江湖”也就是在江西和湖南间走来走去。而且,当时主要的禅宗的寺院都在江西和湖南,可以说80%都在这里。唐宋时期,离开了江西、湖南的禅宗就无法写入中国禅宗史了。
现在,我是有一些小小的学习经验和人生体验和大家分享。由于以前的知识结构,我对于研究国学来说,还是学的比较扎实的,我也不干其他的娱乐活动,只有看书,所以我写东西还是比较容易的。为什么我在80年到81年之间能写出那么多论文呢?我大概算了一下,三个星期21天写一篇文章。怎么写的呢?由于前读了书和文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我就把某一个问题的资料集中在这两个星期读,工作之余,再精读,再努力构思,再利用周六的晚上,通宵把初稿写出来。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再慢慢的修改,把论文完善写好,所以就是三个星期定一篇文章。后来由于读的太多了,这些资料很熟悉了,我还是会将遇到问题一个个记录下来,这些问题是都可以写成文章的。我有过“论文工厂”的称号,但我可以坦然的说:我写的每一篇论文都是没有重复的,而且每一篇文章不重复别人的。做学问的开始我就有这样一个思想:如果抄袭了,或者某一个东西考证错了,我就永远地定在这个错误上面了,这个传播出去的纸张是不能销毁的,所以每个资料我都非常严谨的对待,反复推敲。现在如果是突击的写文章,大概就是三天一篇,而且我从来没有1万字以下的文章,都是1.8万到2万多字数的,一般一天写的少就是7千多字,写的多就1万多字,三天写完一篇,写完了就休息两天。我会还保留下来了许多手稿,在1997年,我写的一本书的手稿,那本书是42万字,我是用2个月的时间写出来的。我记得我每天我写完了之后,我就把日期写好,今天写到这里,我就记到这里,所以好统计,我写好了之后我就交到那个打印的地方去他就帮我打印出来,第二天再写,还要看昨天打印的情况。我还记得我写那个书的时候,是春天,下着小雨,写到半夜凌晨三四点,我就站到阳台上面,心里感到很不舒服,我就想到其中谈论的一些中国古代的问题比较沉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沧桑了许多。
所以我做学问的历程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