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李伦娥 通讯员 曹佳)
“夏老师,您帮我看一下,这套对襟襦裙,是由很多布块连接缝纫的,有点像现在的百褶裙,明褶和暗褶怎么在两块布料上连接呢?我有点犯难了”。夏老师闻声过去,帮她用别针固定好褶子后,右手拿笔左手拿尺,在深蓝色的布料上边讲解边给她示范。“你要留一个4cm的明褶在这里,再留一个间。”画完就把工具递给学生,现教现学,她继续在旁边讲解,“古时候的布没有这么宽,可能要由很多块布拼接起来,这也是古代为什么多破裙的原因。”11月10日,九州·体育国学院汉服设计与缝制体验馆内,裁布声、缝纫机哒哒响声和师生的欢笑声悦耳地响起来,这是该院教师夏翠兰的特色实践课程《汉服入门》的日常写照。
2015年,九州·体育成立本省内第一家教研实体国学院,又将汉服缝制与传拓,以及传统艺术中的古琴、茶道、书法等实践课程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两年后,哲学研究生刚毕业的夏翠兰来到了国学院任教,应课程设置要求,她任教汉服缝制课程。 然而,社会对汉服存在很大的误解。很多人都觉得是汉朝的服饰,其实汉服的起源要比汉代早。所谓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如今,各少数民族仍然保持了各自的服饰文化传统,每逢节假日、重要会议都是着盛装出席,非常醒目。但占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却没有任何标志性的服饰,服饰历史基本处于中断的局面,日常服饰五花八门、严重西化,没有汉族文化的特征、品性和标示。针对这个现状,夏翠兰决心做汉服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上汉服入门这门课首先要跟大学生讲清楚汉服是什么、汉服有什么文化内涵、当代汉服复兴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穿着与传承汉服这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讲情况这个问题,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文献和历史资料做好考证工作。经考据发现,自古以来我国就对服饰文化十分重视。及至周朝将章服制度纳入礼制的内容,国家便开始了依据服饰的规划管理来统治,并通过服饰派生出一系列的等级文化、宗法文化、政治文化和亲缘文化系统等,与各朝制度、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形成了一种文明的象征。这也充分说明汉服本身蕴藏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它不仅仅是一件防寒蔽体的衣服,还是穿在身上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积淀渗透到政治、文化、哲学、宗教、民俗等各个方面,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学、哲学、工艺美术等方面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汉服的回归所带来的意义远不止重拾一件精美的服饰这么简单,随之而来的应该是音乐、文化、国学、道德等各种中华传统方面的研究与活动的兴起。
让学生充分了解汉服后,她又对课程教学改革动起了脑筋。汉服缝制课不仅仅是一门“缝纫”技术课,应该按照“汉服理论+手工缝纫+文化融合”的逻辑结构,以全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这对夏翠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教好学生,她果断报了一个汉服培训班,并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网站看汉服视频等等。连出门逛街,窝在家看历史剧,也会下意识观察汉服的款式和形制。经过三年的自学,由开始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夏翠兰终于在汉服中找到了归属感。课堂上,她通过讲解、示范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量身打造出一套自己的汉服,包括如何准备工具和量体,棉、麻、丝、锦等布料的特性与选择,缝合的工具与方法,交领与对襟襦裙、齐腰与齐胸襦裙、直裾深衣等日常汉服的剪裁、缝合与穿着等,以及簪钗等一些简易配饰的制作与搭配等,从而让学生在亲裁罗裳和穿着汉服中感悟别样的意义和乐趣,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发扬汉服文化。
她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弘扬与传承汉服文化活动,指导汉服社开展拜师礼、纪念孔子诞辰、一带一路留学生体验汉服文化、永州市中小学生体验汉服文化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汉服文化逐步融入现代生活。“通过把课上的教学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们在觉得有用的同时觉得有趣。”这也是夏翠兰一直贯彻的教学传播汉服文化的理念。在她的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上了汉服文化,成为了汉服文化传播者和弘扬者。由她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潇湘国学汉服设计与缝制体验馆》荣获2020年国家级和省级立项。
如今,国学院的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结束后成功展示出自己亲手量体、裁剪与缝合的汉服,并且将自己缝制的汉服作为院服,在拜师礼、成人礼、师生相见礼、儒家传统祭祀一些重要的活动与仪式中,国学院的学生们都会自信满满地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汉服,向师生展示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夏翠兰说,这是一件值得她特别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继续探索汉服文化育人实践模式。
作者:李伦娥 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