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落在左手上 丁国婧

2019年10月08日 20:47  国学院      收藏

月光落在左手上

国学院1901丁国婧

要是月亮出来就好了。只要月亮出来,再穷寒的人,山林旷野里总会为她伸展出一条道路来......就算这样,那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月亮,终究还是化作了嫌贫爱富的叛徒,一声不吭,任由穷寒的人变得更穷,病重的人变得更重。

------李修文《恨月亮》

中秋在异乡的温暖聚会中过去了,当时小成堂布置得很到位,结束之后有些杯盘狼藉的意思。青天白日的气温让人感到焦灼,中秋的月亮升起朗照以后,似乎是给人赴约一般的安慰与沉静。

家乡的秋凉靠的是一层秋雨一层凉,中秋之夜往往是阴云遮挡着月亮,中秋便只成了亲人团聚的理由,少了看圆月的概念。来到永州以后,中秋的满月虽不是天涯海角的夜色上的巨月,但月亮暖黄的光与无可挑剔的完整就已经足够,这才感慨,没有一轮皎洁的月于稀疏星辰的夜幕中独挂,还算什么中秋。月虽是自然现象,却有如激起情感的魔力,有那么多咏月之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白天焦灼沉闷,夜晚热度散去,夜虫鸣叫,让人感觉到初秋的沉静与美好,似乎让人把一连几天的夜晚都连接起来,选择性遗忘白日里的苦熬。

近日里最让人深刻的应该就是国学院的集体成长礼了,庆祝选择了小九学姐的生日这天,关于成长礼的来历也很有意思。小九学姐是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九时出生的,有这样一个值得纪念与象征意义的日子我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小成堂的快乐的时候太多,也就忘了哪天是哪天的印象,也包括月亮,心中潜移默化地把某一晚最圆的那轮月补充在这的每一天。

看过了真正的中秋满月,也忍不住在心里搜刮着与月相关的文字碎片。敦礼臣著《燕京岁时记》云:“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的情景易让人想起贾府众人在中秋之夜相聚凸碧山庄,赏月之末,却是“品笛感凄清”。贾母赏那吹笛人一个月饼,一杯热酒,再细细吹来,果真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比先前更加凄凉。“夜静月明,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禁不住落下泪来。有老师讲,这次的中秋赏月感觉幽凉,至此之后,贾府每况愈下,似乎是一种隐隐的暗示。

我想着,好一个“夜静月明”。月在每个人心里就一定代表着美好,团聚与安宁吗?我想不是的,宝玉那时心中未必就与月相好。

关于月,千百年来象征着美好与团圆,却也时常在文学的领域里被幻化成孤月,那往往是一个独人在夜色中仰望。我读孤月多于美月,所以见了满月,也就不由自主充当一回人间惆怅客。

博尔赫斯在他的诗篇里写道:“我拿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以月作悲,有时也给人一种绝对的悲伤,这便是我见月的神奇之处,极美极悲。

我幻想着这样一个孤寂的幽人,独往来于破败的街道,有恨无人省,望着一轮月,那月决计不是散发着暖黄的光,而是银狐一般的冰冷的、单纯的亮。到底是不是如此,也只有痛苦和真正的独人能够感受地到。

说起月的两种,我也易想起那啼笑皆非的月,事实上倒不是月,想起的是《围城》里面的片段,方鸿渐惟看上那张家小姐,倒是把在张家打牌赢来钱新添了件皮外套,“想到这里,鸿渐顿足大笑,把天空月亮当作张小姐,向她挥手作别。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夜色如水,街上稀疏人往,独鸿渐一人逍遥乐得自在,却不知到底是谁成了人间惆怅客。

神游结束,回到成长礼的那天,在和小九学姐切蛋糕的时候,奶油巧克力掉在了她的裤子上,我帮她擦干净,她很美好很美好地跟我说了声谢谢,我一瞬间反问她知不知道我是谁,她的样子真的很让人赏心悦目,说:“你是丁国婧啊。”

说得那样自然而流畅,往往是这样自然的话让我感触很深,是我,我又是哪一夜月下的惆怅客呢?

想吟一首咏月的词,不想拣泛泛的陈说,又及时收到了一首词: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银。

明明明月是前身。回头成一笑,清冷几千春。

照彻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彻微尘。

莫将圆相换眉颦。人间三五夜,误了镜中人。

------(清)陈曾寿《临江仙》

祝君有满月。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