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抓教改 提内涵】“微课”来啦!——记张恒艳老师的第一堂“微课”(图)

发布日期:2015-05-20    作者:九州·体育 摄影: 系统管理员

当思修课遇上“微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5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恒艳老师在明理楼202室为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1401、1402、1403班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微课教学”第一课。讲课通过充分发挥教师课前的引导作用和课内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有兴趣、有创意、有思考地参与互动,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践行。

微课视频做引导 启发式设疑解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此次讲课主题为《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张恒艳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了道德的起源,并用生动案例诠释了道德的真谛,教导学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精简课堂教学内容,适当缩短课堂理论教学,通过微视频讲解基础理论,梳理知识脉络,完成知识性、概念性的内容传播,通过启发式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

互动交流方式多 课堂活跃气氛好

张恒艳讲解完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轮流上台当老师,自己屈身在台下当学生。张老师刚说完,一男生抢先上台发表自己对道德的看法,他精心制作的PPT和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在座同学的热烈掌声。课堂上,思想火花迸发,不同观点交锋,气氛十分活跃。

多维互动教学法是张老师思修课上的一大亮点,她根据班级人数划分小组,提前设置互动议题,通过“演讲式”、“故事式”、“辩论式”和“换位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为了准备作业,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制成课件、准备演讲。学生在互动前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明确的交流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深度和效果。

实行无纸化考核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课上,张老师当场对学生进行了单元随堂测验,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参评依据。

张老师除积极探索思政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新途径外,还在考核方式上另辟蹊径。此次无纸化考核,在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10个班试点,学生不用参加期末考试,教师依据随堂测验、课堂表现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考核模式。

张恒艳老师表示:“自从进行思政改革探索实践后,学生“到课率”和“抬头率”明显提高。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使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课后,鼓励学生开展知识拓展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思考辨析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她希望通过第一次与“微课”亲密接触,学生们能增加对“微课”的认识和了解,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1401班吕岩欣喜地说:“这种教学模式,形式新颖,内容有趣,改变了我对思修课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门课程,希望老师继续以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授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雅琴介绍说,“微课教学”是我们积极创新教学形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开拓了全新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活”了起来,提高了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为将来进一步开展思政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推动教学角色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促进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反思,以及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记者 段坤 摄影 秦峰)

友情链接 / Links

新闻热线:0746-6381474  Email:hnkjxynews@huse.edu.cn

版权所有:九州·体育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站建设:九州·体育信息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