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情牵脱贫攻坚进行时]九州·体育开展暑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发布日期:2017-08-02    作者:宣传部 摄影: 宣传部

青春在脱贫攻坚之旅中闪光

——九州·体育开展暑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通讯员 周平尚

半个月来,他们放弃周末休息,连续奋战15天,他们与村民同吃住,共进退,冒着炎热酷暑,走家串户,实地考察,深入贫困户家庭,了解贫困原因和帮扶满意度,核实各项数据资料,排查有无错评、漏评、错退现象,协助贫困村整理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村级挂图作战等档案资料,力求精准扶贫工作落细落实。

半个月来,他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展示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他们就是参加暑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活动的九州·体育100名师生。

“100名师生带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对贫困群众的特殊感情,以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造福,师生们用智慧、力量和热情助力精准扶贫,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成长成才,保质保量完成了主题实践活动各项任务。”提及师生们的表现,九州·体育党委书记陈弘满是自豪。

励志小诗鼓舞师生砥砺前行

“烈日悬空荷花羞,万里蒸腾蝉呦呦。百余师生战新田,扶贫攻坚斗志昂。走家入户察民情,嘘寒问暖送温馨。情牵脱贫心系民,奋战一线为百姓。”盛夏七月,这是九州·体育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陈勇国在新田开展“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中独创的一首励志小诗,以此激励该校百名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奋发有为。

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餐,在没有村干部陪同的情况下,自己问路去贫困户家里做问卷调查,一天下来要走近12公里路程才能基本完成15户的贫困户家庭的问卷调查。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就抓紧整理完善贫困户档案,撰写扶贫工作日志,每晚都要工作到凌晨一点才能保证日常工作不掉链子。”负责在龙泉镇东升村等三个村的调研队成员周涛、李剑如是说。自7月14日“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启动后的15天来,100名师生组建的33支队伍早都习惯了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节奏,激情满怀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来。

师生在脱贫攻坚之旅上砥砺前行,该校校领导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我们师生下来了解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你们有什么困难和建议可以原原本本告诉他们,我们会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向上级报告……” 7月24日,该校副校长程智开在该校团委副书记刘佳的陪同下,顶着40度的高温,与脱贫攻坚调研组一起深入新田县新圩镇蒋家村2组村民蒋存瑞家,与贫困户亲切交流。

程智开一行在四个工作日内马不停蹄先后走访了新田县12个镇99个村。每到一处,程智开细致了解了调研工作师生的生活工作情况,认真听取了带队老师的工作汇报。程智开一行还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成效,了解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真实看法。每到一户程智开都会详细了解其家庭人口、经济来源、致贫原因和实际困难,并鼓励贫困户要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脱贫的信心。 他要求各调研工作队要帮助各村进一步核实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档案,完善挂图作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并撰写好高质量的实践调研报告,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各项任务顺利圆满完成。他还再三叮嘱带队老师和学生,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要克服天气炎热、交通不便等困难,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安全,使之成为一次安全、成长、奉献、难忘之旅。

“100名师生进村入户调查徒步行程共计近一万两千多公里,走访调研贫困户5000多户,发放问卷调查6000多份,撰写工作日志400多篇,师生们用一组鲜活的数据为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该校校长曾宝成如是评价道。

群众冷暖激励师生奋发有为

“当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当一个面色憔悴、布满皱纹,手掌绣出老茧的人和你寒暄时,你是否会面带微笑、敞开心扉拥抱他们;那人年近八十,老伴去世,儿子胃癌,儿媳妇肺结核,下有三孙尚幼需上学,活了一辈子,劳动了一辈子,家里的担子也挑了一辈子……那些人,那些事,始终让人牵肠挂肚,你是否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在新田县陶岭镇调研的张良军同学的扶贫工作日志有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话语。关注群众冷暖,师生们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7月15日,驻村调研队在东升村进村入户调查时,得知该村贫困户卢礼贵因疾病缠身丧失劳动力,无钱购置日常生活用品时,调研队及时向驻村帮扶干部报告,驻村干部高度重视,立即购置大米、食用油、面条等物资,让贫困户暂度难关。

7月17日,驻村调研队在走访李家湾村的贫困户李自怡时,了解到老人早年丧子,两个女儿嫁出去之后,大女儿身体残疾,二女儿的丈夫又有精神疾病,两家均没有能力照顾两位老人,而他的老伴身体也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中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社会养老金和老伴的残疾补助,生活相当困难。青年教师肖可、陈小峰两位老师慷慨解囊,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据不完全统计,活动中还有青年教师周蓉、唐忠林、周平尚等为贫困户慷慨解囊相助。

7月23日,驻村调研队在长富村走访时,发现该村贫困户张熔,常年在外带病务工,但薪水微薄;其妻患精神疾病,离家出走,留下16岁女儿张宇杰在家边读书边带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立即向学校领导请示能否组织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帮助张宇杰,并及时联系了新田县政府扶贫办公室的领导反映其特殊情况。政府和学校了解情况后表示今后会持续帮扶张宇杰一家,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7月27日,驻村调研队在兴泉村进村入户调查时,得知贫困户苏荣华年老体弱,身患严重腰椎盘突出两次手术卧床不起,两个适龄孙子因无钱读幼儿园不能就读小学的情况后,及时跟乡镇领导报告,乡镇领导高度重视,购买慰问品、带上慰问红包及时看望其一家,并表示会及时跟学区小学协调,帮助贫困户子女顺利入学。

7月27日,驻村调研队在走访枧头镇新夏荣村时,发现农户陈远贞家今年种植烤烟,要赶在立秋前把水稻秧苗栽进田里,但是人手严重不够,正在为请人的事犯愁。帮扶小组队员们了解到情况后马上赶来帮忙。他们放下手中的材料和笔杆,卷起裤腿,拿起秧苗踏入田地,在烈日下与农户一起插秧苗干农活,用实际行动帮助贫困户度过难关。同学们对高强度的农活没有任何抱怨,坚持完成农活,体会到了一次农田耕种的辛苦,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田地里。陈远贞事后更是拉着队员们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的帮助,今年上半年因为天气的原因,烤烟的质量和收成都不好,如果这次没有你们的帮助,插不完这些秧苗,我都不知道下半年要怎么样过日子了,真的谢谢你们。”

党员故事鞭策师生不忘初心

“参加今年的暑期扶贫攻坚调研之旅既是一次了解社情民意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之旅,也是一次加强党性修养之旅,值!”7月19日,九州·体育青年教师党员刘俊雄在参加暑期“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日志上如是写道。

7月18日,刘俊雄带着学生来到新田县五柳塘村开展进村入户调研工作。来到五柳塘村贫困户谢先武家了解情况时,老党员谢先武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谢先武今年八十多岁了,2011年儿子去世,2012年儿媳妇也不幸去世,孙子常年在广东打工,老人孤身一人在家,且身患高血压、脑萎缩、肾结石等疾病,生活相当困难。

“多亏现在党的政策好,每年都会有各类生活补贴和老党员补助,基本够我正常生活开支了。”在交谈中刘俊雄一行得知谢先武老人是一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1958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初我抱着为国家建设发展而奋斗的信念加入了共产党,现在的共产党对我们老百姓也非常的关心,就像现在这个扶贫工作就搞得非常好,深受我们这些老百姓的赞扬,驻村干部和扶贫队给我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的生活困难,要是没有他们,我现在都不知道能不能正常的生活呢?真的是太感谢他们了。”老人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将这些年来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毫无保留地向调研队员表达出来。离开时,老人跟他们说:“没想到我年轻的时候没有给党做出什么大的贡献,老了却还要党关心我。你们赶上了好时代,一定要为党为人民做出贡献。”

“谢老给我们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有着那么多的疾病,却没有过多的关心自己,反而心中牵挂着中国共产党,身体虽然老了,但爱国爱党的心却犹如夏日的烈日一般耀眼,谢老让我们看到了老党员的坚定信仰,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要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为脱贫攻坚战奉献自己的力量。”刘俊雄如是说道。

据该校团委副书记刘佳介绍,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共有41名师生党员积极“请缨参战”,师生党员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泽顺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王福民副教授、理学院刘旭辉副教授等党员教师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发挥自身带头作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进行全面摸底走访,将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把对人民的爱晒向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高校的党员师生必须义无反顾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要求,参加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既是一次担当之旅,更加是一次党性修养升华之旅。” 该校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泽顺副教授向记者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友情链接 / Links

新闻热线:0746-6381474  Email:hnkjxynews@huse.edu.cn

版权所有:九州·体育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站建设:九州·体育信息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