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汗水浇灌一路芬芳
——在2017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九州·体育校长 曾宝成
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2013级的同学们顺利毕业了,祝贺你们!在这短暂的四年,学校陪伴了你们成长,同时你们也见证了学校发展。当你们还在唱着科院版的《小幸运》《成都》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将“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深深地烙在了心中。科院文化犹如潇水润物无声,早已融入了我们难忘的青春岁月。
今天的毕业意味着大学四年学习的结束。然而,在这个奔腾不息的时代,你们不要停下求知的脚步,因为人生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你们去寻找答案。在此,我与你们分享三句话,并以此作为毕业赠言。
第一句话是:奋斗才是青春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 “五四”之际致青年的讲话中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认为,2017届毕业生是勤于奋斗的一届毕业生:你们中有像外国语学院上了新闻头条的“学霸寝室”,桃四A225和B425有 6人考上研究生,她们的优秀事迹成为一段美谈;你们中也有在学术上开始崭露头角的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辛秀同学,她通过努力与吴超老师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高端SCI学术刊期上发表论文,正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中还有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李国琛同学为代表的创业达人,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励、入选2017年湖南省科技厅精英计划。一届又一届的科院学子在各行各业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建功立业。刚才,与大家交流的优秀校友罗建华同志,长期扎根贫困瑶山,从一名中学教师走向领导岗位,展示了一位对基层事业无比投入、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又如,前年毕业的经济与管理学院马涛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扎根南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年的毕业生中,也有一批同学即将远赴新疆、西藏等基层岗位工作,希望你们以马涛学长为榜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成为激励学弟、学妹们成长的标杆和榜样。奋斗不止,青春不朽,希望大家在最美的年华里始终不忘初心,以知识为船,行动为帆,梦想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二句话是:平淡才是生活的原貌。白岩松说:“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也只有5%是痛苦的,另外的90%是平淡的;人们往往被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离开校园开始崭新的生活,你们会遇见那5%的精彩,也会遇见那5%的痛苦,无论你们是发展顺利,还是面临找不到如意工作、薪资“月光”、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困扰;无论你们是默默无闻的文员,或是挨家挨户推销产品的营销员,还是与清贫相伴的农村教师,或是举步维艰的创业者等等,都请你们不要因为事业艰苦、生活平淡而失去奋斗的动力,要知道经历困苦、坚守平淡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当你们面对困境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适,学会坦然与从容,在那90%的平淡生活中努力收获一份珍贵的人生回忆。
第三句话是:爱才是幸福的源泉。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爱。事实证明,幸福与贫富、地位、金钱无关。当你富了,有了钱,甚至有了地位,并不意味你就幸福。正如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袁隆平曾将人形容为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爱就是种子,会生根发芽,也会开花结果,爱的力量可以传递汇聚,一滴滴水可以汇聚成江海。今天,我们邀请家长们出席同学们的毕业典礼,见证了大家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希望同学们学会爱与被爱,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以精彩的人生回报社会和家人。
炎炎夏日,离别依然会勾起我们内心的伤感。在这四年里,你们在西山脚下这美丽的校园里度过,早已把校园当成了我们的家,对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同学们,湘科院将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也将成为你们人生路上的坚强后盾!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生活的琐事你们可以跟老师说说,工作的事情你们可以和老师谈谈。看似远去,其实你们从没有离去,明天的你们将奔赴他乡,再一次祝福你们毕业快乐,人生幸福!
祝各位心想事成,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