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切实推进我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4月14日,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陈弘在讲话中强调,人才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工作,要举全校之力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推进学校人才工作见实效、见真效。校长曾宝成作题为《全校动员 多方发力 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工作报告。校领导唐艳明、宋宏福、彭立威、郑山明、李常健、吴小林、程智开出席。会议由副校长郑山明主持。
曾宝成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学校隆重召开人才工作大会,充分体现出党委、行政对人才工作史无前例地高度重视。“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成果;没有一流的成果,就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校”。曾宝成表示,学校将下定决心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曾宝成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为切实做好学校人才工作,经广泛调研、多次研究,学校按照“造就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思路,紧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标准,将采取八大举措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二是激励高层次人才做好科研工作;三是实施“凝聚力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四是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五是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六是科学规划,加大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关怀和培养力度;七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管理;八是进一步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他要求全校上下都要识才、引才、育才、爱才、敬才、用才,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驰而不息的精神,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尊贤使能,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听取了曾宝成校长工作报告后,全体与会人员联系本单位实际,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蒋诗堂、科技处处长杨金砖、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何福林、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黄文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陈弘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凝聚人心和聚集人才是学校党委今年的工作重点,本次人才工作会议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会议。为了切实开好此次大会,学校通过深入调研、座谈交流、专题研究、充分沟通等环节,进行了长达40天的筹备工作,形成了一套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和措施的组合拳。
陈弘从九个方面对我校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要求:一是怎么样看待近几年来学校的人才工作和人事政策。陈弘指出,学校人才工作人才政策始终紧扣人才培养工作中心,以人力资源为学校第一资源,在人才工作涉及到的经济收入、住房解决、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科研经费、事业平台、学术氛围、学校管理、成长机会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加强,根据学校发展实际调整完善政策,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二是怎么样估计学校现阶段的人才队伍状况。陈弘认为,学校事业发展需要一批高层次人才,既要有数量上的保证,更要有一批学术团队和领军人物的带动,让学校事业发展科学可持续、后劲更足。三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和人才队伍。陈弘强调,要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既要看专业素质、学术影响,更要注重人格操守、政治品质。四是要强调分类评价。要注意学科的差异性,完善评价机制,充分体现学科差异性,按照理科重论文、工科重项目、文科重专著、艺术重作品的导向引导高层次人才积累有分量的标志性成果。五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是处理好高层次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高层次人才是大树,要引进培育高层次拔尖人才,同时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确保所有人干事有平台、晋升有通道、发展有空间,通过制度保证所有人都有机会做出出色成绩;其次是显性贡献和隐性贡献的关系,既要看到课时、课题、获奖成果、发表论文的显性贡献,又要看到非教师岗位的隐性贡献,要完善相应的评价办法和激励机制;第三是硬激励和软激励的关系,既要强化经济收入、职称职务这些硬激励,更要注重文化环境和氛围,要做到政治上的充分信任、事业上的感召、工作上的大胆使用和生活上的真诚关心,让人才有获得感归属感。六是要主动出击,改进人才引进的方式,要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七是要正确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搞好科研。八是要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要重视对这个群体的培养和提升。九是要以工匠精神来抓人才队伍建设。“没有教书匠哪来的教育家”,陈弘强调,我们要怀有一颗匠心,即要满怀责任、认真细致、持之以恒、精雕细刻,全校上下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切实把学校人才工作落到实处。
全体中层正职,党政办、组织部、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等部门副职,各教学学院分管教学、科研副院长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