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师德师风建设】吴广平教授报告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日期:2017-03-31    作者:摄影:

     连日来,全国优秀教师吴广平教授在学校“2017师德师风建设年”报告会上所作的报告,在全校教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吴广平教授的语言风趣、学识渊博,对学生充满仁爱,对教学充满激情,他的事迹打动人心,他的报告振奋人心。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尽职尽责,以责任贯穿教学,以爱心赢得学生,奋力开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

汲取榜样力量 投身爱的事业

石循忠(湖南省优秀教师 教务处处长)

教育是爱的事业,在吴广平教授心中,高校教师要通过爱学生、爱教书、爱专业、爱科研、爱奉献这“五爱”行动投入到这项爱的事业之中,他是这样理解的,也是矢志不移地这样做的。吴教授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经从事高校教育30多年。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怀着对学生的热爱和矢志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并在课堂之外,舍得将大量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学生身上,成为一名深受师生爱戴的优秀大学教师。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比如,他的一些想法,“我最优先的身份是本科生老师”、“高水平的讲课能让学生获得享受”、“课外教学是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以及他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所言所行,无关乎功利,只关乎爱的奉献。

现代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神圣职责。我校要完成这些职责,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共同完成。吴教授潜心于人才培养,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致力于科学研究,源于教学,高于教学,在屈原、宋玉与楚辞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热衷于服务地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给我校教师转型发展和服务社会起到了示范作用。吴广平教授的报告,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关爱学生的仁爱心,教学上精益求精的责任心,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师德师风建设课。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吴教授的“五爱”精神,修炼爱心,精练业务,从现在开始,积极参与到学校“2017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中,努力开创学校优良师德师风新局面,为我校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写给吴广平教授

曾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今天,您受邀来我校讲座。听到台上谈笑风生的您,再一次用您那独特的吴氏普通话点到我的名字时,大学期间的点点滴滴如影片放映般,一帧帧清晰地掠过我的眼前。

那是大一第一次班会,您与我们见面,您点了每位同学的名字。点到我的时候我没有立刻站起来应“到”,因为在我听来,您念的不是我的名字。我站起来一本正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同学们笑了,您也笑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您那特有的颇具特色的吴氏普通话。

古代文学课上,您给我们讲屈原,讲《离骚》。开讲之初是云淡风轻的,到了后来就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排比句,狂风骤雨般、排山倒海般让大家应接不暇。深奥悠远的文学史在您这儿是通俗易懂而又充满理趣的;晦涩难懂的《离骚》在您这儿宛如潺潺流水,充满生气的。您的课堂上,名言、典故从来都是信手拈来。您的课堂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投入的、沉醉的、思考的状态,于不知不觉中我们既收获了教益又获得了快乐。您在课堂上就像一位表演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感染和启迪我们。

您从教34载,担任班主任工作32年,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然而我却很幸运分在了您的班上。您是一位心思细腻的人,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总不忘抽出时间下到寝室与我们交流,了解我们最近的动态,是否有负面的情绪,鼓励我们去参加学校里面各种各样的活动,耐心地引导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更好的自己。在我们松弛懈怠的时候提醒我们,在我们丧失勇气的时候鼓励我们,在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祝贺我们。大学期间,您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问,更多的是做人。

大学毕业后,我像您一样,走上了大学讲台,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这一晃快二十年了。期间虽然也取得过一些微不足道的荣誉,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希望,在今后的教育路上,更要以您为榜样,爱学生、爱教学、爱专业、爱科研、讲奉献。写到这儿的时候,耳边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曲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是的,我希望能成为像您那样教育者。

未来路上,携爱前行!

教育必须与爱产生共鸣

徐振华(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3月28日下午,湖南科技大学吴广平教授来校讲座,吴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诠释了应该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让我感动的是,吴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教育,他把教育当成生命里最重要的最幸福的事去做,也坚信教育是爱的事业,我能在他身上感受到那种朝气蓬勃的激情。吴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爱”、“敬畏”、“磁场”、“科研”、“奉献”等关键词,听了他对各个关键词的诠释,我内心无比震撼。其中他对“爱”的诠释,我尤为感概,深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教育事业,必须要让教育与爱产生共鸣。

吴教授对关键词“爱”的诠释, 他提到:“教师要爱学生。”吴教授从教34年,担任了32年班主任,他对学生的爱值得我们深省。他会细心地去关注贫困的学生每餐吃什么,有没有钱吃饭,主动拿钱资助学生;有毕业许多年的学生得了白血病,吴教授依然去关心,为学生奔走、募捐医药费。我一直以为自己很爱学生,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此刻我感到羞愧。或许,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自认为爱学生,但我们是否去关注过自己班上学生的一日三餐?是否真正去了解过我们的毕业生中还有几个人目前仍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他们现在的生活是否幸福美满?经常听到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没有感情,没有礼貌,其实或许是我们没有先付出感情与爱吧。只要我们将爱倾注到工作,去感化学生,学生们都会变得懂事、努力而充满热情!

吴教授对关键词“爱”的诠释, 他还提到:“教师要爱教书。”吴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当一名教师,那就要热爱教书,热爱教育。吴教授开设了6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每周上课节数多达26节,而且课堂效果都很好,从来都是人满为患,如果他没有对教书的热爱,是不可能有其他力量支撑他完成这么大的教学工作量,如果他缺乏对教书的热爱,也不可能有那样好的教学效果,他是实实在在爱教书。吴教授对教书的这种爱,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把教书当作崇高的使命去履行。相比之下,自己以前一周最多也就16节课,还总是跟人倒苦水喊累,有时甚至还产生厌倦情绪,上课没有激情,偶尔太累时还缺乏耐心,带情绪上课。现在想来,或许自己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爱教书,我或许只是选择了这个工作,按时按量完成了这个任务。或许,我们的内心并没有真正爱教书,我们爱的是一份安逸,爱的是职称,爱的是荣誉。

我校正处于创“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主力军,要树立优良师德师风,全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要搞好教育,必须与爱产生共鸣。爱学生,爱教书,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教育工作做好了,我们才有成就感,会更加激励我们去保持对学生的关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可以说是教育与爱达到了共鸣。我校的发展亟待涌现这样的共鸣,我期待与各位同仁共勉,干好工作,为我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组稿(伍金辉


友情链接 / Links

新闻热线:0746-6381474  Email:hnkjxynews@huse.edu.cn

版权所有:九州·体育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站建设:九州·体育信息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