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50912/44640985_0.shtml
[湖湘师表]张京华:痴迷湖湘文化 勤为引路人
张京华在图书馆与青年学子交流。
学子听师者传道。资料图
人物名片
张京华,男,1962年生,北京人,九州·体育教授、学报主编,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委员,深圳大学特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湘学研究院永州基地首席专家,九州·体育濂溪研究所、国学研究所所长。
华声在线实习记者 赵志高 报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却偏偏从北京大学、洛阳大学,一路南“下”,2002年,来到经济交通欠发达的九州·体育任教,一干就是13载,世人称其“愚”教授。
13年来,他躬耕于三尺讲坛,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爱生如子、倾心育人,精心创办国学读书会,无偿指导和帮助36名学生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13年来,他立足地方,专心治学,传承文明,痴迷于湖湘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研究和传承,填补国内永州摩崖石刻研究空白;13年来,他发表论文共计200余篇,出版著作15种、古籍点校10余种,其中出版的《庄子注解》、《新译近思录》、《湘妃考》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2015年,他先后入选“湖南省2014年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和“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提名人选。
他就是九州·体育教授、学报主编张京华。
9月6日,记者随从省委宣传部组织的采访报道团一行来到九州·体育,对张京华教授的先进事迹进行采访。
痴迷湘楚文化,放弃北大优越条件
张京华是北京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的第10年,他因研究庄子哲学、燕赵文化卓有成效而被北大破格评为副教授,那年他刚过30岁。
2003年,九州·体育在光明日报上的一则招聘启事,彻底触动了张京华的神经。
“我与永州很有缘分。”张京华说,他读大学时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读到“窥九嶷,浮于沅湘”等句,开始关注九嶷山和潇湘文化。有意思的是,他高中时喜写古体诗词,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子嶷。他解释说,“嶷”有两个意思,除了特指“九嶷山”外,另一个意思是凝重、有德行。永州有文化,很清静,远离繁华与喧哗,适合做学问,这很符合他的个性追求。
处处是文物、处处有文化的僻远永州,对于乐于清静、酷爱历史和国学的张京华,不能不说有巨大的诱惑。没想到笔名用了20多年后,他毫不犹豫地告别京城,举家来到了九嶷山下。
在永州,张京华如痴如醉地爱上了湘楚文化。他研究楚国始祖、楚国第一位国君鬻子,将不到2000字的《鬻子》做了10万字的《鬻子笺证》,用大量史实考证了鬻子其人、其文的真实性。张京华证实,鬻子90岁时参加周文王的公开招贤,周文王问他这么大年纪还能干什么?鬻子回答:带兵打仗不行,我给你出谋划策。鬻子后被周文王延聘为师。之后,鬻子还做过周武王、周成王之师,活到了110岁高龄。
他研究湖湘文化,出版了50万字的《湘楚文明史研究》,在学术界首次提出湘楚文明史概念。他在湖南还率先开展对湖南和越南文化的研究。他自费1万多元购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越南典籍《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5卷本,与学生一起写出了《越南人颂元结》等1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公开发表。他写的《三夷相会》论文首次以4万字的篇幅在全国权威社科刊物《外国文学评论》上刊发。在他的影响、指导下,他的同事、学生也对湖南与越南文化史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
张京华借助自己担任主编的《九州·体育学报》这个平台,发表了大量有关柳学、濂溪学和湘楚文化的论文,让这个二本大学的学报,一跃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张京华陪同汉代思想研究专家金春峰到永州朝阳岩参观,无意中发现了宋代政治家邢恕的刻石,引发了他对刻石文化研究的兴趣。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这是张京华教授最喜欢的诗,是的,这名来自京城的洞庭归客,视潇湘大地一见如故,他痴迷于这片土地,专心、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在平凡中凸显着不平凡。
与时间赛跑,业务时间做学术研究
在采访中,张京华教授多次提到“凡与自己挣时间的都是敌人。”其实他也是这样做的。全校师生都知道,张京华办公室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光”。 “如果不出差和上课,每天从早8点到晚上11点,张老师基本都在办公室度过。”学报编辑部王晚霞对张老师的学术执着满是钦佩。
2011年至2015年的5个春节,老婆回河南老家陪父母过年,他却独自一人留着永州。因为在他的眼里抢时间看书和写作比什么都重要。其中2011年和2012年大年三十,学报同事请他去自己家一起吃年夜饭,发现他在办公室读书,正月初一上午,他依然如故,早上九点就到了办公室读书作文。
“非常努力的一个老师。”校党委书记陈弘说,张老师治学严谨,著述颇丰,来校后的200余篇文章,20多本著述,都是其工作之余完成的。
“他以拼命三郎的勇气与毅力,夜以继日地躬耕于学术的田园,他是最执著的思想者,亦是最辛苦的领路人。”校科研处长杨金砖说,13年来,他的灯光,照耀着晚餐后老师们的散步时光,明亮在学生晚自习后回宿舍的路上
据统计,他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有影响的学术著作15种,古籍点校12种。《庄子注解》、《新译近思录》、《湘妃考》、《鬻子笺证》等诸子研究、湘楚文化研究著作,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研究湖湘文化的国内一流学者。
乐当人梯 帮助和引导学生成材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在课堂上,张京华自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他除了在学报当主编外,还兼教中文、新闻系高年级学生的《大学生语文》等选修课。
“张教授喜欢开新课,常开常新,很受学生欢迎。”九州·体育人文学院院长潘雁飞说,他经常也与学生一起听课,张教授的可富有思辨力,启发力强。
校园内的桂花树、大樟树下,常常能见到他与学生一起吟读、交流的身影;他经常带领学生走进西山,读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走进柳子街,读柳宗元的游记、小品和《愚溪诗序》,探讨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和文学成就;走到潇湘河边,诵读古往今来歌咏潇湘的诗文。
2009年,张京华带领中文系49名学生到朝阳岩,上关于古典诗词选修课。朝阳岩精湛的石刻,优美的诗句,让学生都沉迷其中。一门课下来,10多名学生爱上了摩崖石刻研究。学生汤军、符思毅、欧阳衡明、刘瑞诸等先后出版、发表《零陵朝阳岩诗辑注》等著述4部、论文20多篇。他与学生一起发现最早朝阳岩石刻系唐代大历年间安南都护张舟真迹,这填补了国内对朝阳岩摩崖石刻研究的空白。近年来,张京华与同事、学生关于摩崖石刻的研究成果跃居国内领先地位。
从2004年起,张京华在学校组织成立国学读书会,不分年级、不分系别,面对面、手把手带领学生一起读书、研究。
国学读书会成立11年来,先后有400多名会员学生参与读书会学习。经张京华指导,会员学生共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7部。其中,30多人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
现在每年寒暑假,张老师的国学读书会总会热闹非凡,在他的学术人格的魅力吸引下,总有一批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回到母校,与在校生一起聆听他的国学智慧。
“放假了,回‘家’读书。”2010届中文系毕业生彭敏在回忆读书会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她先是大三在张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尧舜之道”,发了篇论文,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整个本科期间共写了7篇,大多发表,成了远近闻名的“论文高手”。2010年考到西南民族大学读研、2013年考到四川大学读博后,每个寒暑假,她还和其他毕业或在校的学生一起,中文、外语、新闻,甚至理工科的,继续回到母校,在周边租房子,只为到他们独有的“阅览室”听讲座读书,“多的时候三四十人”,她说。大家读书之余分成4个组轮流买菜做饭,每天100元伙食费,都是张老师自己掏的。“假期里做出来的成果比平时上课时的4个多月还多。”
坚守清贫 淡泊名利
堂堂一个大学教授,日子却过得如此简单。家里除了厨房和卫生间,每一个角落都摆放着书柜,上面整齐排列着各种书籍,没有电视机,桌子上放在粉条等速食品。这让记者大吃一惊!
作为张京华的妻子,李花蕾随张京华一起南下到湖南经济和交通都不发达的永州,跟张京华一起,过着非常节俭、简朴的生活。
说起张京华,李花蕾曾经也有过很多不理解。李花蕾说,结婚这么多年,张京华没有陪她逛过一次街,没有陪她看过一场电影、一部电视剧。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他每天晚上在办公室读书、写书,不到十一二点不着家。
李花蕾说,生活上,张京华很“小气”,家里除了上万册图书,夫妻俩没买一件像样的服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张京华有条穿了10多年的牛仔裤,脚边多处都烂了,李花蕾在网上给他买了条新的让他换下,被张京华以“好好的,还能穿”指责她乱花钱。家里的一日三餐,也总是很简单、图方便,以吃饱为前提。
然而,在买书和支持学生上,张京华却有点“大手大脚”。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25卷本《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售价1万多元。朋友告诉他后,他认为此书对研究湖南与越南文化价值很大,当即就买了下来。
张京华的国学读书会成立后,很多学生节假日都来这里跟他读书,为方便学生吃饭,他自费给学生买电饭煲、碗筷等餐具,每天还自掏腰包为学生买米、买菜,改善生活。几年来,他给学生补贴的生活费用达几万元。
李花蕾曾经很认真地跟张京华讨论:你在学生身上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他们毕业后各奔东西,能给你什么回报呢?张京华回答说:求什么回报?能培养几个静下心来读书、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这些年,李花蕾看到张京华每年写出那么多著作、论文,他的学生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取得新成果,李花蕾慢慢感觉到张京华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很值得的。同时,受张京华的影响,李花蕾致力古文献研究,近年来也发表了20多篇论文,还出版了6部古籍典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