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feng.org/Item/Show.asp?m=1&d=22856
“象牙塔”里的精神守望者
2015-7-10 14:36:39《清风》杂志
大学等学术氛围比较浓厚的地方被称为“象牙塔”,因为这里是精神的殿堂,这里向社会输出人才,也输出精神。近年来,“象牙塔”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污垢频现,让人担忧。然而,“象牙塔”中,不乏能够坚持自我的人,他们醉心于学术,不过分追求生活享受,敢于坚持,更敢于放弃,因为在他们内心中有更重要的东西。
“北大教授”的另类选择
虽然文人穷苦不是必然,但总归要知得柴米油盐贵,知得艰难困苦,才好保持思维的敏锐,所以清贫不是文人追求的,却是对文人有益的。
2003年7月,张京华决定扎根位于永州的九州·体育,这并不是张京华的第一次“转移”——上一次是从北大到洛阳。由于研究方向为“中古史”,北京虽然也是古都,但主要是明清时期,相比洛阳这座隋唐名城,后者与张京华的学术研究“更近”。2009年,张京华毅然离开北京,前往洛阳。
这个1979年考入北大后就不曾离开(毕业后留校任教,并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一待就是20年的“老北大”实在让人有些琢磨不透:他放弃了北京的繁华,放弃了北大带来的光环,一门心思往“穷乡僻壤”钻。
张京华本人对此却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所追求的学术研究。“如果在北京,工资可能很高,课题很多,但学术成果不会有在永州这么多。”张京华告诉本刊记者。
来湖南12年,也让张京华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我会挤出6小时的时间读书,并且没有周末,所以每月有180个小时,每年有2000个小时,在湘10余年我有2万小时的读书时间,点校古籍、推敲观点、撰写论文,出版了20种书,交稿待出版的还有8种。”张京华说,这才是他向往的生活。
研究学术,才能叫学者;离开了学术,就不再是什么学者了。当下,一些学者却因为现实生活处境尴尬:一方面要执着于自己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世俗的琐碎。在精神追求和物质收益产生分歧时,有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而选择了“面包”。但张京华觉得,古人所说“诗穷而后工”自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文人穷苦不是必然,但总归要知得柴米油盐贵,知得艰难困苦,才好保持思维的敏锐,所以清贫不是文人追求的,却是对文人有益的。”
在大都市、重点高校的学者,坐拥千万身家的人恐怕不少,那么做研究可能就别有途径。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等于是把“权钱”放在了次要地位,二者孰得孰失,恐怕难于定论。“富而可求也,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求或者不求取决于时势,取决于理想。这之间说不上是不是无奈,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求仁而得仁,归根结底是价值观念不一样,关键还在于不同的选择。
今年张京华有一部自选集《在经学外围》即将出版。今后十年,他还有撰写《经学通论》和《诗经学》的计划。“我是学历史的,史学讲究求真求实,实际上,追寻真实就是最大的学问。我们作基础研究、古典研究的,不能使人富贵,不能有一点实际的用途,所谓百无一用。我们尤其不能更改历史、重演历史。但是我们可以揭示真实可信的历史,可以求善求雅,可以梳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为人们找到感情和信仰的寄托,从而使人获得自信,以点亮指示未来的明灯。”张京华告诉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