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颖 通讯员 周平尚 黄嘉欣) 5月,新一轮的考证热潮又开始席卷大学校园。在高校的宣传栏里,英语四六级、雅思、计算机二级、驾驶证、软件工程师等各类考试培训广告随处可见。考证,再次成为大学生间的热议话题。
大学生争相考证究竟为哪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换来的证书真的能帮助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成为他们的“就业通行证”吗?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进了九州·体育。
考证,多数学生称“身不由己”
“现在,大学生考证书已成为时髦。”九州·体育新闻传播系大二学生陈阿彩说,“在校时如果不多考几个证,心里总感觉不踏实,害怕会落后于别人。”
和陈阿彩一样,许多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让用人单位更快的发掘自己,求职者自身应当掌握一些专业以外的能力,考职业资格证书便成为他们的首选。
记者了解到,目前流行于大学校园的证书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公共技能型证书,如英语等级考试;专业性证书,如会计师证书;实用操作型证书,如驾驶证等。而在考证大军里,人群也基本可分为三类:目标明确型——这类人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或对所学专业有帮助的证书去学习和攻克;盲从随大流型——不确定证书是否有用,仅仅因为周围人的影响而选择报考者多、含金量高的证书;多多益善型——将证书当成一种傍身的工具,力求涉足各个领域,为择业打基础。
采访中,很多有过考证经历的大学生表示,考证并不是自己主动为之,而是受客观环境影响做出的被动选择。在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中,考证的动力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就业的压力。经管系一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从进入大三开始,他已经先后考取了会计证、商务英语证书、文秘证书等3个职业技能证书。提及考证原因,他说:“这与兴趣无关,只希望找工作时能用上。”
提醒:证书≠能力,考证需理性
“早知道这证书这么没用,我当初真应该把那些时间和精力放到实习或课外兼职上。”新闻系大四学生罗翔告诉记者,他当时抱着“多一个证,多一条路”的想法花了几个月时间参加培训,考取了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但是在找工作时却发现用处不大。作为一名考证的“过来人”,罗翔认为,现在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实践能力。他建议,大学生在考证书之前,应该思考清楚自己未来想要从事哪方面的职业,避免过多、过杂地考证,却浪费了本该去参与实践学习的时间。
九州·体育招生就业处老师介绍,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利用学余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专项技能,通过专业培训来获得自己的某项专业技能,获取职业技能的发展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书本和理论学习来获取;二是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践与理论学习两者缺一不可。对于大学生考证问题,他建议:“首先应理性思考自己到底是否需要考证,另外,考证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尽量与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相关联。”
零陵区某公司从事招聘工作多年的胡先生则认为,一张证书只能说明一个人在特定时期的职业知识储存能力,无法证明其职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他坦言,在录用新人时,比起一堆冷冰冰的证书,对方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更能成为打动用人单位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