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理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一战线 > 统战理论

坚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前进方向

发布日期:2023-03-29    作者:摄影: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报告深刻指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特别是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前进方向,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坚持不懈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看待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民族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国一些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西藏,早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当天,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可见,民族宗教工作在西藏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重要性。

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正确看待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是基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出发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责任和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提出的新论断新要求,也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前进方向。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始终是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牢牢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新论断新要求,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心聚力,坚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前进方向,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在西藏工作中,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就必须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真正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各族人民都团结起来,共同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携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抓住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新论断新要求上来。在西藏,历史上,内地和其他地区各民族人民与西藏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各族人民和西藏人民团结一心,为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等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和升华。总结经验,整装再发。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西藏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西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全面实施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西藏各族人民已经构建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做好西藏民族工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目的,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

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西藏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把党的领导贯穿西藏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西藏民族工作格局。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做好西藏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推动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促进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三、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中国化逐步深入。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出“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论述,对于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宗教工作,更好组织和引导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藏传佛教本身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佛教从境外和祖国内地传入西藏之后,经过在西藏及附近地区的本土化发展,最终形成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宗教,即完全中国化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中国化有其历史进步性,藏传佛教始终与中华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中国化水平,成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典型代表。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中国化是藏传佛教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前进方向,对于藏传佛教的健康传承,推动藏传佛教正常秩序建设,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藏传佛教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藏传佛教界必须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教,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克服和纠正自身思想上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兴利除弊,继往开来,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积极促进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能保证自身的健康传承,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前进方向,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伟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 Links

新闻热线:0746-6381474  Email:hnkjxynews@huse.edu.cn

版权所有:九州·体育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网站建设:九州·体育信息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