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德师风 > 德风化雨
于漪: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
发布时间:2022-12-13 10:00:27 作者:人事处   来源:人事处  浏览次数:

于漪,女,汉族,192927日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20199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自打从教那天起,干漪就有明确的使命追求。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的校训“一切为民族”伴随她终身。“求学为什么?从愚昧走向文明,就要立志为解救苦难的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年老师激昂的话语引导着于漪的人生追求。“一切为民族’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

   她念兹在兹的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过去,正是我们民族的奋斗精神与无数先贤的奉献牺牲,才有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新中国今天,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依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崇高的信仰,推动着于漪一步一步攀登上教育的“珠朗玛

生活是信仰的重要源泉。生干1929年的于漪,早年饱受艰辛。“国家被侵

略,遭灾难,普通老百姓家同样遭殃,受罪,童年快乐美好的生活被炮火打得烟消云散。社会现实的教育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爱党爱国,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早已成为他们的精神基因。

   炮火连天中,于漪辗转求学,先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一年后因学校调整,再考入省立淮安中学读了一个学期,淮安中学搬迁,又考入刚刚复校的镇江中学。初中教国文的黄老师,每堂课都全身心投入,走进教材与文中的人同悲同喜,身历其境,自己感动,然后再向学生放射文字波、情感波。他的课深深感动了干漪。

高中数学毛老师,不但教给了漪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且教会了她严谨的做人道理。一次数学期中考,同桌的女同学要漪帮帮忙,免得再不及格。同学之间讲义气,考试时于漪把一道题的解法写在纸条上递给她时,被毛老师发现了,他一把抓走了纸条。试卷发下来,她俩都是零分。“谁知毛老师还不罢休,把我找去说了一顿,有几句至今我还记得'你这是帮助同学吗?歪门邪道。她有困难,不懂,你可以跟她一起学,讲给她听,还可来问我。用这种投机取巧不诚实的方法,不是帮她,是害她。你好好想想。”离开办公室时,他又加了一句:'学习和做人一样,老老实实,懂吗?’”这件事于漪刻骨铭心,“从此,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是否'老老实实’?是否想“投机取巧’?"

   上了复旦大学,于漪碰到了许多“大先生”。一年级国文老师是方令孺教授,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引导我们超越阅读的具体文章,认识世事,了解人情,视野一下子拓宽了”。教世界教育史的曹孚教授,上课时“手无片纸,口若悬河,各个国家教育的发生、发展、特点、利弊,讲得具体生动,有理有据,似乎他在那些国家办过教育一般”。这些老师,言传身教,为于漪树立起一个个求学、做人、教书的标杆,激发了她人生使命和教育信仰的形成。

        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血肉亲情,就难有“为中华民族而教”的高度自觉的数育信仰

于漪说,“对自己的母语不热爱,很难有浓烈的民族情、爱国情”“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求学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应该有一种血肉亲情”。

   是的,人生使命、教育信仰,也必须建基于文化自觉之上。古典诗词是走进中国文化世界的重要途径。当年有一本 别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于漪爱不释手。她说通过读这本诗,自己领略了家乡山山水水的非凡美丽,祖国大地山川的气象万千。

   但仅凭古典诗词,尤其是仅凭个人的兴趣爱好读书,是难以系统性地把握中华文化精髓的。走进中华文化深处的那扇门在哪里?

   中国作家中,于漪最喜欢鲁迅。偶然间,她听说鲁迅为青年学生开过一张必读书单。她想办法了解到了这张书单, 其中列了《唐诗纪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12种书。“这是一张很有见地很精到的书目单,教你读书要知门径,全局在胸,轻重得体,领会人物的精神风貌。这张书目单让我领会到读书与做人一样:要识大体,知先后,知人论世,知世论人。”于漪说,这12种书她“并未一一读”, 常读一读的是《世说新语》,常翻一翻的是《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这样对中国文学,中华文化就算入“门”了。但这还不够。

   要让文化与自己的身心打成一片,则“必须专心致志地研读几部大作家的著作,随着他们的人生足迹走一遍,才能真正领会他们的心路历程,领会他们生命的光辉”。为此,于游先后通读了辛弃疾、杜甫和陶渊明三位大家的著作,“深深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她还读了许多思想哲学方面的书。不但读,她还提倡背一点经典,“今天,我们要初步具备中华文化修养,粗知义理,从小应背哪些书呢?我想应该是构成中华文化不朽的原典。”不但要读和背,而且要“力行”。她说,读经典要做到把自己的“思想活体”放进去,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

   这就超越了一般的文学欣赏、文化研究,而进入以文学文化滋养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教育信仰由此而坚定,而纯粹!

   一个学生曾对她说:“于老师,你的课我很喜欢听,但是我自己没有学会。”这句话于漪琢磨了很多年,上的课不能随着声波消失就销声匿迹,要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一句话,促使我一直在研究课堂教学如何突破原来的框框。"

                   教育就是要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于漪是有宏观思维和前瞻性思维的。这决定了她不单单是一位语文教育家,还是一位从语文教育走出来的人民教育家。

   在普通中学任教的于漪,与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学生长期相处,真正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没有选择性。这奠定了她以所有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基础。

   而更多的思想来自现实问题。

   “教书”是为了什么?20世纪80年代初,不少人认为“教书”是具体任务,“育人”则很抽象,是班主任的事。于漪便大声疾呼:“育人”是大目标,“教书”要为“育人” 服务。任何学科教学都应有教育性,有教育性的教学,就赋予知识、能力以灵魂、以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育人是要“育”什么?对此,于漪较早提出了“全面育人观”: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本质的反映。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人的生命体本身也蕴含着全面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德智体美劳各育应有机融合。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针对教育功利化倾向,于漪说,古今中外研究教育的大家都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不能忘记教育最终为人的精神生活服务。知识和能力是获取精神力量的阶梯,不是精神力量的全部。学生求学读书是为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如果教出来的学生只知以个人为中心,以追名像利,享乐为目的,缺少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那是教育的失败,有辱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在因材施教上,于漪有一句名言:知心才能教心。学生处在变化发展中,要不断研究学生成长中的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个世界要和谐发展。不仅要把握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更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他们身上的影响与反映,教育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于漪的教育学就是这样,既唱“神曲”,又唱“人歌”,所以能服人。

       

择高处立、胸怀天下的“先生之风”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不仅仅取决于时间与经验的累积,更取决于站立的高度。

   于漪的人格境界、格局之高,源干扎实学识所赋予的思想起点之高。她思考教育问题总在很高的位置,在宏观上有较为科学的总体设想。

   于漪境界、格局之高,还在干她往往能跳出学科、专业的局限,每每从社会、国家全局全域整体、系统地观察思考。

   于漪境界、格局之高,更在干跳出个人之“小”,自觉担当起国家民族的重任。她曾用诗一般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思想嬗变,“一颗狭小的心有浩浩荡荡的学子,有多情的土地,有伟大的祖国,胸怀就会无限宽广,无处不是学习的机会,无处没有智慧的闪光”。

   登高望远,于漪将自己的工作、前途、命运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休戚与共、血肉相连时,你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你从平凡工作中能够洞悉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我们从于漪身上得到的不平凡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