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洲在永州城大西门外黄叶渡下潇水中,光绪《零陵县志》记载:“黄叶渡下有白蘋洲,广半里,长二里余,旧多白蘋,故名。” 白蘋是一种香草,一种已经绝迹的植物,和著名的“零陵香”接近。
白蘋主要生长在蘋洲,所以称之为蘋洲。 蘋洲为潇湘之会,而潇水源于九嶷,《楚辞·湘夫人》一篇描写湘妃出入潇湘之浦,登白蘋洲,望九嶷山,与蘋洲的地理情势完全吻合。 此地水域开阔,四季澄碧,隔岸青山,旁生白鹭。明代徐霞客来访此地,称蘋洲在湘口之中,潇湘潆洄,恰如“龙口之含珠”。
“白蘋洲”、“蘋洲”名称源于屈原《九歌·湘夫人》:“登白蘋兮骋望,与佳人期兮夕张。”“白蘋”又传写为“白薠”,含义仍只是同一种香草。胡文英《屈骚指掌》云:“薠草有青白二种,青薠草似香附,生楚北平地,白薠草似藨草,生楚南湖滨。” 柳宗元有《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一诗:“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苏轼也有《百家渡》诗:“草舍萧条谁可语,香风吹过白蘋洲。” 王元弼《零陵名胜记》云:“白蘋洲在城西潇水之中,洲长数十丈,洲上植绿柳万株,有春雨欲来、烟凝天半景状。” 易三接《零陵山水纪》云:“洲初不过浮一叶耳,后人植柳于上,补而阔之,有如数丈长桥。潇水至此入湘,二水争涵,流映无际。春帆细雨,天际归舟,孤棹浮来,落叶秋老。” 陈正谊《白蘋洲记》云:“白蘋一片洲耳,漾于湘波杳霭中,白花黄叶点缀其间,潇之幽益其幽,洲之野助其野矣。” 蘋洲上的书院,就叫做蘋洲书院。光绪《零陵县志》记载:白蘋洲“古木丛生,柯叶蓊葧,夏日绿阴照水,估舟多系其下,望若画图。上有白蘋书院”。 蘋洲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零陵人、江苏桃源(今泗阳)县令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延聘周崇傅为山长。近年第三次重建。自创建至今历时279年之久。
蘋洲书院的建筑格局,中轴线自北向南,有奎星阁、讲堂、中门、大堂、大门、门庭、影壁和长廊。奎星阁是书院的藏书之所。大门额题写“古潇湘”三字榜书,以最简洁、最朴拙的风格,体现出蘋洲书院恢弘、古雅的内涵。蘋洲书院的其他建筑,有山门,匾额“蘋洲书院”四字,用清代永州知府赵宜琛告示碑的楷书。赵宜琛告示碑形制宏大,书体端正,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山门两侧的楹联:“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出自南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为历代纪咏潇湘诗篇中最优美的诗句。 蘋洲书院秉承唐宋以来的书院传统,开设有国学课程。课程立足于湘南历史、地理与文化特色,特别是务于追摹九嶷遗烈与潇湘意象,求纯正而不求驳杂,求清幽而不求浮躁,求精湛而不求规模,求淡泊宁静而不逐一时之利。务于典雅,祈望文明,激励士风,贡献教育。 蘋洲书院位居南国灵秀之地,潇湘的核心地带,碧波平阔,二水萦绕,气象清淑,意境幽远。一石一木,皆足以感发人心,启迪良知。
(文字编辑:朱梦雅) ( 图文编辑:李友皓 黄秀涛 丁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