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第 37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校教师工作部组织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专题学习活动。全校教职工学习热情高涨,通过观影座谈、讲授党课以及思想交流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回信,心情很激动,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全国教师的关心,同时也感受到作为高校教师所担负的为国育才、科研创新使命的光荣。
黄大年老师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发展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广大教师,他无私奉献、祖国利益至上的情怀让我们钦佩,黄大年同志永远是我们高校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黄大年同志的“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高尚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需要学习和弘扬至诚报国的高尚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我将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标杆,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真正当好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申雯
在我国第37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时强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共鸣,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似温暖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他崇高的品格无时不刻地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他的事迹和高尚品格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宝贵精神力量。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三牛”精神,学习他教书育人、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人先”敬业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岗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终身。
——蒋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中指出:“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不仅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人,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引路人”。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群,这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老师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责任,首先应当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要抱有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不能把做老师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要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坚守人格底线,筑牢精神家园,自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从教生涯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王婷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读完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后,内心备受鼓舞。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对“好老师”的要求和标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也在勉励我们不断继续学习和弘扬黄大年同志的高尚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不断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目前,党和国家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教师的地位和“引路人”的作用也越发凸显,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牢记习近平同志对我们的殷切嘱托,在“为学”上争当典范,在“为事”上争当表率,在“为人”上争当楷模,不断成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黄大年式的好老师。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争取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代军垒
在第 37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学习领会《回信》精神,始终做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把这种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始终做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育更多栋梁之才;始终做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要严格工作作风,敢于担当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争做表率;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认真倾听师生呼声,对于师生提出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解决或反馈。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开阔思路加强调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师生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高校教师,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要敞开心扉,以朋友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做好学生的知心人;要持之以恒,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工作的点滴中,做学生工作的热心人;要终身学习,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追求,更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与无上荣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罗晶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希望他们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好老师。作为80后的学校年轻中层干部,生逢大有作为新时代,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二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为人,做立德修身好老师。珍惜老师的身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德修身对老师而言是基本要求。作为教师以德为先,以党纪党规为准绳,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修身立德,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当好立德修身的“示范者”。
二、为事,做开拓创新实干者。学习黄大年坚韧的爱拼爱闯劲头,干事“拼命三郎”。虽然自己多岗位工作过,在学校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使命呼呼担当,成教业务开拓有很多困难,向黄大年同志学习,要苦干实干、要奋发有为、为不断扩大成教业务,不断走出去,为学校增收做最大的努力。
——王永春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精神内核: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为学:“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河水”。教师一定要时刻加强学习,接收学科领域中最前沿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多读书,读好书,使自己成为渊博雅正、学贯中西的人,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满足新时代新变化下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
为事:为事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全力以赴、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中,我们要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们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我们要切实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成长,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跟学生谈话谈心,多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积极引导同学们走正确的路,行正确的事。
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教会学生多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授学生如何为人处事。习总书记说过:“一个人一辈子能遇到好老师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老师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会是爱国爱家、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友爱善良的卓越人才。
——胡伶俐
本人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好老师的基本要求。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多次强调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重要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当代教师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和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作为人民教师,应该规范好自己的师风师德,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到人民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应该将黄大年精神照入初心,积极学习精神,帮助未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形势仍然复杂,我们更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走在正确的方向,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风采。
——谢欢
黄大年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样的教师们燃烧自己、照亮未来,铸就起了民族脊梁、中国的脊梁。在黄大年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与老一辈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一样,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与爱民之心;看到了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看到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立足岗位做贡献,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党和人民,把毕生所学都教授给我的学生。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黄丽
加里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体代表的回信中,一字一句是对全体高校教师的殷切期望以及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在学习完这封回信后,我将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不忘教育初心,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做一个黄大年式的“好教师”。
习总书记要求道:“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站立在教育的领域,就将要不断地学习,首先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尽可能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在不断追求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顺应时代,在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上不断开拓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需要懂得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并不是一个指挥接受东西的容器,所以我们要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争做时代的“好老师”,真正的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作为生命科学教学老师,我更应该勤勉“为学”,做富含“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好教师;踏实“为事”,甘做“老黄牛”,坚守在教育的行业,把“红烛精神”融在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中;正直“为人”,擎起一盏明灯,“吐词为经,举足为法”一直约束着我的一举一动,学生多以老师为榜样,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只有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才能让学生信服,信赖,尊重和敬仰。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究靠的是人才和教育,而教师则成为了挑大梁的人,一头担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担着国家的未来,我更不敢负了这份职业,只得兢兢业业,立足岗位,甘于奉献,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
——廖阳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切实落实到思想与行动中来,要凝聚力量,打造“金课”,加快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要紧密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地方院校的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黄大年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的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嘱托,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榜样,埋头苦干,为学校申硕、建设应用型大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以黄大年为榜样,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用坚定的信念引领学生、用深厚的情怀感染学生、用丰富的学识滋养学生、用创新的担当激励学生,让青年学生胸怀报国志、勇攀新高峰,成为新时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以黄大年精神做指引,鼓舞教育斗志、明确育人方向,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邵金华
看了黄大年的事迹和总书记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热情洋溢的回信,我倍受鼓舞,感慨良多。黄大年不仅是一名科学家,还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教育者。黄教授的风骨,爱国担当,对学生的关爱和对事业的专注令人动容和佩服。
黄教授曾说,自我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而这种看重来源于一种师德的传承。当代做教育,总要透过一些东西,透过一些厚厚的无论是金钱还是权力,还是茫然的、浮躁、功利心的那堵墙,教师要有自己坚守和追求的东西。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为学习标杆。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融入一流学科建设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中去,我们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自觉践行师德标准,规范言行,履行相应义务,承担社会责任;要努力成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重。
——伍丽媛
在第37个教师节前夕,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又重温了这位2017年全国优秀教师、感动中国2017年年度人物的优秀事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除了对这位“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的科学家英年早逝的惋惜,更多的是他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的事迹对我内心的触动。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黄大年曾表示最看重教师身份,而他也用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化育英才的教师职责。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忙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做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用爱育人,学习黄大年的师者本色、学者风范。
2、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
“教书千秋伟业,育人万世丰功。”黄大年在“为学”上是表率、在“为事”上是典范、在“为人”上是楷模。做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也应该始终把潜心治学作为“为学”的根本要求。坚持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树立知行合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把治学目的与强化基科研结合起来,把治学动力与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治学方向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提出了“好老师”的标准和方向,又明确了成为“好老师”的路径和方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关心和重托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当铭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谆谆教诲;立足本职岗位、学习创新理论,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创先争优,真正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事业中。
——杨钰
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中表示:“...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多要做的是立足本职工作,对待工作常怀敬畏之心,尽心竭力,全副身心投入脚步才能更扎实,工作才能有实效。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眼界才能更广阔,目标才能更高远。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创新创造、勇追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强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足岗位做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陈方
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人有如下感悟:
感悟一:要在“为学”上作一名勤奋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人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长流水,只有源源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在发展中不掉队、不落伍、不变色。
感悟二:要在“为事”上做一名勤勉者。
千秋伟业,人才为上。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教育和培养学生立志成为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伟大工程的实施者和伟大梦想的圆梦者,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感悟三:要在“为人”上做一名示范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好老师就是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越是在船到中流,行至半坡的紧要关头,就越要看重自己的气节,把党纪国法挺在前面,把师德师风记在心中,把个人修养抓在手中。坚决做到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破。
——蒋磊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关怀。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但我也深知,我离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负重托、勇担使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以“四有好老师”为标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着地事业追求,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做好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关心关爱学生,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刘国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政治工作者,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要继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回信》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民教师的关心和祝福,更是激励和鞭策,我们要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以实际行动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期望 。
——任学兵
近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及观看了电影《黄大年》,我深有感触。
黄大年教授用他自己的行为反射出我们身上所缺乏的也是正在丧失的一种精神,执着的信念和时不我怠的使命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计得失的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这是生动的一课、更是震撼的一课,纵使生命有限,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无限的。
作为当代青年,生于盛世,风华正茂,理应学习黄大年“胸含大志、笃行于微”的精神,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恪尽职守、无惧困难、无畏拼搏,做好每一件事情。以身许党、以身许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陶振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这次总书记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回信更是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反映出总书记对于教师在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等方面的殷切期望。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回信精神,不仅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回信的深刻内涵,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少讲个人多讲团队,少讲竞争多讲合作,少讲回报多讲奉献,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做教学兢兢业业的传薪人,做科研开拓创新的拓荒人。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黄大年式的先进人物,但是不妨碍我们去一点一点地学习他,进而一点一点地接近他。我相信,在这样的情形下,会有更多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黄大年式人物的出现。我们才能真正地不负时代,不负使命,不负韶华。
——王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感自豪和无比光荣,并认真学习研读了总书记的回信。定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与嘱托作为教书育人的行为指南,树立知行合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创新意识、牢记教育使命,始终把潜心治学作为“为学”的根本要求,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立足本职岗位、学习创新理论、献身教育事业,真正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到伟大教育事业中。践行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优秀艺术人才,担负起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和时代重任,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文化艺术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新佩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学习黄大年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毕生追求,努力成为思想的引领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高尚灵魂的塑造者,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进一步将传承红色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王素芳
10月9日下午,我院组织全休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的精神。会后,了解了黄大年教授的先进事迹,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他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他的坚强党性、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应该以黄大年教授为榜样,学习他坚韧的爱拼爱闯劲头、无私的爱生爱才品德、忘我的爱岗爱教作风、满腔的爱党爱国豪情。要立足本职岗位,从日常工作做起,使自己成为一名心有大我、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为学校、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袁岳驷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中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全国高校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受鼓舞,定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高尚精神为激励与榜样,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标杆,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从讲好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使命职责出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管敏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对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教育事业中,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高尚精神为激励与榜样,立德修身、潜心治学,践行“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要始终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奉行“用仁爱之心,为学生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的工作理念,坚持用专业护航,教育学生如何“为学、为事、为人”,引导学生养成幸福人格,用实际行动“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何永红
学习《回信》精神,有以下三点心得体会:
一、初心不改站讲台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的初心就是站稳讲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立德树人”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教育任务,帮助同学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征程不易强内功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强化教学基本功,让自己的一桶水变成源头活水,源源不断。
三、使命崇高育新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党员,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黄燕平
总书记的回信气势磅礴,高屋建瓴。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又展示了宽广丰富的知识储备。“仁心仁术”,于医生如是,于教师亦如是。孔日成仁,一个“仁”字是《论语》的核心精神,而《论语》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一定不能离仁,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校训:德才兼备,自强不息。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己,教师师德尤为重要;时刻保持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知行合一,不断实践新知;时刻以一腔爱国热情投入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积极主动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过硬本领,践行初心使命!
——蒋甲樱
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令我精神振奋、倍受鼓舞,使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人民教师的职责和重任。总书记提到要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学,就是要做到开拓创新,学为人师;为事,就是要做到潜心治学,立足本职;为人,就是要做到立德修身,行为世范;做四有好老师,当学生引路人。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将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做到自信、自省、自强,脚踏实地,做好体育人,上好体育课,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健康中国”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雷建
黄大年教授带领团队填补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空白。无私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潜能,引领学生走上适合的研究道路。做为一名高校普通教师,黄大年教授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对比于学界大师,深感惭愧。在学习黄大年教授的过程中,为落实习总书记在《回信》要求,我应该继续在“学”上下苦功,要不断进取,提高专业科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也要在“德”上修炼自身,不仅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要让自己的道德行为无愧于“为人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习近平在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如是说,做为人民教师,这是从业准则,也是我为人师的最高目标。
——李佳珂
“祖国高于一切”是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中最坚定的信念,“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人的一生充满了无数个选择,去留取舍考验着智慧,更照鉴情怀,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正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从“海漂”到“海归”,不只是黄大年个体命运的转折,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时代进程的一个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自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应是科教工作者的价值观所在。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般的民族脊梁燃烧自己、照亮未来,他们的英名永在,他们的事业长存,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篇章。
——李松
学习了黄大年教授的事迹和总书记热情洋溢的回信,令我倍受鼓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对黄大年高尚精神的高度概括。“鞠躬尽瘁兴邦梦,赤胆忠心爱国情”,黄大年教授的先进事迹数不胜数,每一件都是那么的感人至深。“振兴中华”是他的毕生追求,在他眼里这绝不是一句空头口号,他的一生都只为身体力行践行自我的诺言。
“他山之石,能够攻玉”,人贵在举一反三,见贤思齐,在学习黄大年教授先进事迹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更应当结合我们自身实际,查摆自身存在的不足,用契合我们自身的方式,来表达我们对黄大年教授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李晓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既是对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又是对全国广大教师寄予的殷切期望。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关注教师队伍成长,对教师工作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前进方向。这次回信,必将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好老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们应当要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本职工作,在课堂上坚持将专业教学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在生活中坚持做到言行规范和身体力行相统一,在学术上做到学术自由和学术操守相统一,真正做到治学、干事、做人相统一,严于律己,甘当人梯,为学生做好道德榜样、行为表率,并且还要紧紧抓住学校十四五规划和申硕破点的好时机,为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刘春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需要学习和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同时黄大年精神以其强大的穿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照亮了我们每位人民教师的初心。我们应把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为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信条,胸怀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和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身正为范修师德,无私奉献铸师魂,潜心教学练师功,立德树人树师表,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着的事业追求,肩负起教书育人和科学探索的重任,沿着黄大年的足迹砥砺前行,为国家培养新时代英才而努力工作。
——刘婷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有以下心得体会:
以师为“镜”,从师者“为学”中涵养“爱国情怀”,书写新时代爱国“答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需要学习和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的高尚品格。体育应造就体魄健壮的勇士,而且使健全的精力寓于健全的体魄。使学生坚信,由于勤奋的体育训练,不仅能开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调和,并且能形成人的性情,训练意志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大年精神以强大的穿透力、凝聚力和感染力,照亮了我们每位人民教师的初心。我也定会把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化为实际行动,矢志不渝地践行体育强国战略,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罗君波
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与观看《黄大年》等优秀教师题材电影,我深受感动与鼓舞。
感动的是,在黄大年等优秀教师的身上,让我进一步懂得了什么是学为人师,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攻坚克难。作为高校教师应当既要努力科研,又要潜心育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应当立足自己的岗位,秉持科技报国理念,让自己在讲台上发光发热。
鼓舞的是,通过回信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于高校教师的厚爱。这也无形之中对我们进行了鞭策。我们应当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握五育并举,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罗哲
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成为学生进步的扶手,其实容易而艰难,容易的是用心选择每一张素材,用心安排好每一次互动、及时完成每一次的课后总结和反思就好。而复杂的则是坚持,日复一日的这样去做,所以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复杂。只要去用心的交流,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也应该去学会发现,发现我们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所教的是传统专业的学生,但我们拥有的却是多才多艺、潜力无穷的学生。我们的学生缺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一个小小的舞台,而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好一个习惯用心的builder。
——沈德康
总书记的回信气势磅礴,高屋建瓴。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承,又展示了宽广丰富的知识储备。他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应该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师的初心是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高校教师的使命。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如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教书育人,育人先育己,教师师德尤为重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时刻保持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和学生,积极主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谭浩亮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我们应当做到: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勤勉“为学”富有“一桶水”;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踏实“为事”甘做“老黄牛”;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正直“为人”攀起“一盏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批批优秀人才,更好地担当起教师这个神圣职责使命,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唐艺萍
在学习了《习近平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之后,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使命感。习总书记不仅教导我们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时也要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总书记再次教导我们广大高校教师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回望自己从教14年的经历,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对照黄大年老师及团队的事迹,感觉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提高的方面。今后将以黄大年老师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肖新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感触颇深:我从习总书记的回信中,看到了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对立德树人的坚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觉任重而道远。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在学术上勤于钻研,精益求精,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更要不断提升自己,力求让自己向德才兼备的“黄大年”式的优秀教师靠拢。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传授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中国梦的伟大蓝图下长风破浪,御风而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责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艳
读了习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教师和的亲切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我的内心深受鼓舞。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是个普通人。但教师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能够静下心来潜心研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不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更是要对得起良心,不能忘初心。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的可能就是社会的认可。习总书记的回信,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关爱,对教师所做的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也对我们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为教师这个行业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我将努力做好一名教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袁霖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拜读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我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在我国实力日益强大,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作为祖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普通一员,我立志继承黄大年同志的精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同时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信条,胸怀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和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身正为范修师德,无私奉献铸师魂,潜心教学练师功,立德树人树师表,为国家培养新时代英才而努力工作。
——张明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为学、为事、为人上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甘为人梯、化育英才的师者风范,学习他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的科研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以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要求为准则,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凝聚发挥好团队力量,争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文君
黄大年同志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不计得失、甘为人梯,潜心教书育人,始终把敬业拼搏作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卓越成就诠释了科学家的精神,用宝贵生命诠释了知识分子的担当,用深沉大爱诠释了教师的本色。黄大年同志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为我们砥砺奋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九州·体育的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宛若一部有血有肉且酣畅淋漓的教科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爱国之情,每一篇都抒发了强国之志,每一章都印证了报国之行。 我要将他的精神传播出去,引领更多青年学子,也要学习黄大年教授的为师风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但授之以道,育之以德,还要甘为人梯,爱生如子,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周悦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对全国教师的关怀。也感受到作为高校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书记的回信是嘱托,也是期望。
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是一座灯塔,照亮了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初心,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也会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教育引导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杜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