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九州·体育第一批本科专业建设的院系,下设计算机系、软件工程系、大数据系、通信工程系、人工智能系、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实验实训部等七个教学机构。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800余人,与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专业,软件工程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为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通信原理》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有《数据库技术》等6门湖南省“一流课程”。
学院有一支富有朝气、勇于进取的师资队伍,教职员工7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高级工程师31人,博士22人(含在读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6人。教师队伍中外聘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1人、湖南省杰青1人。有湖南省课堂教学一等奖获得者7人,在省内高校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有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湖南省121人才第三层次人选3人,候选人1人,校级英才计划支持者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7人。
学院坚持以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开展教学,构建了“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方共建、四大保障、五维对接”的信息类专业多方协同应用型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实施“3+1”和“2+2”校企合作共建卓越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成效显著。学院先后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教育部产学合作综合改革项目70余项。
学院科研实力突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十四五”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学院教师发表各类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CSCD论文10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市校级科研课题立项100余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50余项。围绕信息网络安全、机器视觉与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产业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学院建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信息网络安全研究所、大数据与物联网研究所。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目前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网络与通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公共课实验等五大实验模块,总共50余间实验实训室,20余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总资产3000余万元。同时为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学院建有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 个、湖南省基础课教学合格实验室2个、湖南省虚拟仿真实验室1个、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地1个、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湖南省大数据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湖南省信息技术科普基地1个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信息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包括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奖 200 余项。其中,全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一项、 银奖一项、湖南省一等奖一项、 二等奖两项;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一项、 国家二等奖一项、 省一等奖六项;全国“挑战杯”大赛国家三等奖一项、省一等奖一项;全国软件开发总决赛C/C++程序设计本科组一等奖一项,省一等奖三项;湖南省 ACM 程序设计大赛省一等奖四项;湖南省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五项;湖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四项等高质量奖项。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科创项目立项 24 项,发表论文 35 篇,授权专利 6 人次,其中,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1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并在各行各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秉承“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院训精神,不断加强和深化校地、校企以及国际合作,与粤嵌共建国家级创客空间,先后建有中国网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粤嵌、千锋、飞思等30余个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硅谷大学、尼亚加拉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互派学生交流,为学生的国际化开辟了渠道。
|